今年以来,数字经济为各地经济恢复性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展现出数字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巨大发展潜力。
1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科技与抗疫)主论坛上表示,“数字化成为中国抗击疫情、走出疫情、恢复经济的助力,也正在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动能”。
数字经济具有韧性
“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一分子,阿里巴巴既是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更是受益者,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恩。”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科技与抗疫)主论坛上,张勇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全球,得益于政府鼓励发展和创新的各种政策,得益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在所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中,永远存在一些高度的确定性。面向未来的最大确定性,就是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走向数字化的大趋势。”在阿里发布2020财政年度报告时,张勇的致股东信就曾提及数字化的必要性。
张勇表示,阿里在努力帮助实体经济的各个产业全面拥抱数字化,实现两者的融合创新,“我们从作为全球电子商务的‘水电煤’,正成为各行各业走向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他强调,阿里巴巴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变阿里巴巴的能力为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为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张勇说:“我们将一如既往建设好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为未来投入,为未来孵化,让创新为社会带来更多美好。”
中小商家数字化突围
中国科技抗疫的实践和成果令世人刮目相看,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体会到数字化的力量。
今年4月,阿里巴巴时隔11年重启“春雷计划”,利用数字商业平台的能力,努力与受疫情影响而停摆的工厂和商家一起重新找到市场。从外贸到农业、从工厂到商家,“春雷计划”实施的半年,也是中小企业全力数字化突围的半年。
“春雷计划”通过稳外贸、转内销、产业带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和中小企业一起寻找突围方向。11月1日-11日,2020天猫“双11”诞生了105个成交额破亿的产业带。工厂车水马龙,参加天猫“双11”的全国2000个产业带、120万商家、30万个外贸工厂,缓过来了。
各地政府纷纷把数字化作为复苏经济的最重要抓手。在河北,“春雷计划”助力保定打造百亿产业带。浙江正在加速义乌、诸暨等产业带数字化升级。福建零食糕点产业通过阿里数字化升级,将“福建甜”卖到全国。
在广东,东莞依托阿里内贸平台加速外贸转内销。重庆是“春雷计划”首个通过云签约的战略伙伴,数字化升级助“渝货行销天下”。在四川,淘宝直播助力酒水产业销售转型,成都成“酒水淘宝直播第一都”……产业带与产源地上的企业们加快数字化转型,多地的中小企业逆风生长。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抗击疫情加速了中国的数字化进程,更凝聚了全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共识。11年前,阿里推出“春雷计划”是2009年全球面临金融危机,11年后,“春雷计划”重启不仅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眼前危难,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信心。
从“暂停”到复苏再到活跃起来,中国企业通过加速数字化走出了一条生命力顽强的折线。
“双11”检验经济复苏
刚刚过去的天猫“双11”购物季是社会全面数字化的一次大操练。同时,作为疫情后全球最大的消费季,“双11”购物季是衡量当下经济运行状况的一支灵敏温度计。
今年是参与商家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双11”:有500万商家、25万个品牌、近8亿消费者,有2000个产业带、30万外贸工厂,还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3万海外品牌,“双11”的“价值半径”在不断扩大。
回看9个月前,据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对6422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近40%处于完全停顿状态,超半数断货,海外订单同比下降70%。产业带与企业挺过来了,又反哺了“双11”,成为“双11”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了新品牌中的重要一员。
“双11”是一个引信,真正爆发性力量,潜藏在涌动的中国经济中。
不久前,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首次由负转正。中国经济稳步走出疫情影响。
“双11”从一个维度体现出中国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力的巨大成就——购物季总成交额4982亿元;比11年前增长了9000倍的物流订单;210万家线下小店加入“双11”;80%的商家都是中小企业;日销售额低于1000元的小微卖家日均成交额增长了70%以上;31万个贫困县的商家参与;销售了1406个县域的41万款农产品。
从商家到消费者,从外贸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直播生态到物流体系,从线下商业到技术保障,从国内到海外,人们在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感受着消费的热度和力量,这也让这个“加长版”的“双11”更加意义深远。
4982亿元,不只是一个数字,也不只是一场国内的复苏之战,更是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3万海外品牌对中国投下的信心票。
内需强劲,人心稳定。不久前刚刚落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促进消费”的定调。对于走过12年的“双11”而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的意义不言自明。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看来,“十四五”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数字经济发展。过去十年间,数字经济已为国内大循环创造了强大市场动力。一些传统商品在互联网上被赋予了新价值、新内涵、新面貌,变成了新产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本月发布的《中国数字化之路》报告也给出这样的判断,疫情席卷全球,充分展示了数字经济的强大生命力,进一步凸显数字化是面向未来的最大确定性,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体量将有望突破百万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