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公安局近日联合印发的《北京市电子印章推广应用行动方案(试行)》提出,2021年北京将逐步推动电子印章在多个行业领域深入应用。(见12月6日《北京日报》)

电子印章是指电子数据表现形式的公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名章,包含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密钥、印模图形等信息。该行动方案的发布,意味着北京市将加快实现电子印章在多个行业领域内的推广使用,由此而来,不仅能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切实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推进政务服务能力的提升,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利好俱在。

一方面,推广使用电子印章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之举,从面对面,到“网来网去”,改变的不只是办事方式,更意味着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变和走心。另一方面,将电子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展到更多场景、领域与范围,这样几乎全覆盖、一站式“网办”,必将有利于电子印章应用成效的最大化、最优化,既回应了社会民意关切,也将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需要注意的是,推广电子印章,不能单兵突进,更不能剑走偏锋。比如,仅将政务服务改革限定在从实体章到电子章的转换上,或者只为推广而推广不顾及实际。而是既需要政府部门走出传统的现场签章审批的路径依赖,还需要与“一网通办”等改革举措做好衔接,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在实现政府服务规范化的同时,着力提高网上办理业务的效率,尽力简化不必要的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签章,切实给需要办事的企业、民主带来相应的便利。

同时,推广电子印章,应兼顾便利、效率和安全。就此而言,虽然相关技术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可要真正做到电子签章可溯源、可验证,保障电子印章规范管理,确保电子印章相关信息的安全,而不被少数别有用心者给利用,还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其中,“规范”和“安全”无疑是关键词。

说到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放管服”改革的深化,推广电子印章其实不独北京,对其他各个地方而言,可能都将是大势所趋。而在具体运用时,则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做到去伪存真,趋利避害,从而为政企赋能增效,为国计民生带来新的、实质性利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