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6%糖尿病患者因为“怕疼”,从未进行血糖监测
家用血糖仪做为一种监测用户血糖实况、了解血糖变化趋势的常见产品,但市面上常见的家用血糖仪主要分为电化学法和光反射技术两大类,无论是电化学法还是光反射法,都是有创的。再加上人体每天的血糖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据专业从事内分泌科的专家医师介绍,早上4-8点会有小的血糖高峰,凌晨1-3点则处于低谷。正常范围在3.9—5.6mmol/L,而餐后1小时内血糖最高,但一般不超过7.8mmol/L。同一天内血糖波动幅度在2.0—3.0mmol/L。其次,温度湿度,海拔,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也很多,血量不够或过多,都会让结果存在误差。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需要测7次血糖,分别为三餐前后血糖及睡前血糖,才能够发现血糖波动的规律。而如今市面上的大多数血糖仪都需要通过指尖采血加试纸才能够完成检测,而每个人每3分钟就会变化一次血糖,指尖采血监测很有可能得出的是血糖的偶然值,从而导致数据不够精准。如果按照每天七次的频率,也会让很多患者产生抵触情绪。
无创血糖技术在需求中生长
糖尿病的徒增推动了对自我监控设备的需求,而糖尿病患者对于有创血糖仪的使用痛点则进一步推动了对无痛,无创血糖监测的需求。根据QYResearch数据分析,2019年国内无创血糖监测设备市场价值为30.4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0.26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75%,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上,一直在鼓励推动国产血糖监测产品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改变国内高端产品长期进口状况。早在2017年科技部办公厅发布的《“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智能化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研制无创采集样本的高灵敏度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开展无创血糖检测仪、可穿戴式体外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双重催动下,无创血糖监测行业近年发展迅速,产品服务不断更新换代,技术不断创新突破。
但是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无创血糖监测产品和技术,但绝大多数产品服务功能较为单一,无创血糖检测或多或少都存在干扰因素多、相关性差、生理意义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是技术原因,精度:例如传感器对血糖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血糖在血管向皮肤渗透的生理性时延、数据处理(算法)的智能化等。另一方面是产品市场化过程中的可靠性问题:数据能否自动校正、接触材料是否安全、运行系统是否可靠(包括电池和低血糖警报等)、多场景、场合下是否可用(如运动等),所以经多年探索,无创血糖监测的技术仍未成熟。
海内外无创血糖技术共同发力
目前国外的以色列OrSense公司在测试基于光谱技术的无创监测系统,美国美敦力公司根据离子电渗析技术原理,开发出了 MiniMed 无损伤血糖仪,美国谷歌公司开发能够检测血糖的隐形眼镜等公司在无创血糖监测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国内在无创血糖监测方面也已经有了一些发展,国内一家持续关注慢性病预防的人工智能预防医学领域品牌——安顿。一直深入研究无创血糖监测技术,目前,安顿对其无创血糖监测服务功能进行了升级,该功能不但可以避免刺穿皮肤,实现无创检测。而且相比于市面上其他无创血糖监测服务,安顿多维无创血糖监测服务在数据分析方面不仅可以监测24小时动态血糖值,同时结合了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而且是首家融入了糖尿病并发症风险重要参考指标——TIR的智能穿戴设备,对血糖平均水平、波动趋势进行综合研判,让用户对自身血糖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用户使用方面做到了每两小时自动分析出具一次定时血糖值,同时,每次定时血糖出值30分钟后,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动测量获得即时血糖值。操作简便,数据自动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及趋势可视化展现;在技术创新方面,安顿多维无创血糖监测服务基于新一代可穿戴智能手表,利用脉搏波光谱、心率、血压、血氧等健康传感器数据,采用半监督机器学习技术,训练DeepHeart深神经网络,并与中医的脉象理论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监测数据更加精准。
良好的血糖监测,更好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在所有糖尿病死因中,死于大血管病变的超过75%,其中75%死于冠心病,25%死于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的病死率是非糖尿病者的4倍,70%的糖尿病患者伴发大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相关的各种治疗费用中,治疗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费用占到了80%左右。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主要是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安顿除了在无创血糖监测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尝试之外,在心脑监测预警方面更是深耕多年,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中医思维与西医临床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安顿心脑监测预警服务,集健康预警、监测、管理于一体,实现了对用户健康进行全程可视化的管理,以及自主监测、健康指导、互查互享、预警服务的全生态健康管理闭环。
安顿在无创血糖监测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将进一步提升患者血糖监测效率,加速推广血糖检测普及性,促进血糖管理高效性,降低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危害率,提高用户的健康水平,助力我国的健康事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