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半月谈》曝光了医院系统的一些乱象:“有的医院为了比拼排名做评审专家‘工作’、斥巨资甚至举债搞‘科研’。一些年轻医生不愿下临床,还有的搞根本无法实现临床转化的注水‘科研’,到‘黑市’买论文或者‘科研服务’……”。过度注重所谓“科研成果”,甚至以此片面地论定医生的从医水平,并与医生的待遇挂钩,引发了行业内外的争议。

报道显示,一些医院将所谓“科研成果”作为医生转正或评职称的关键指标,忽视医生的临床工作成绩。比如,今年39岁的陈医生,2013年从一所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做外科医生。他工作勤恳,却都还没转正,每月领取微薄的收入。究其原因,竟然是他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不到医院的“科研”要求。

这并非个案,因为没有申请到所谓的“课题项目”与“课题经费”,无法转正或评职称的医生大有人在。这些人即便有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也会因科研门槛的限制,职业发展前景渺茫。这不仅是对医生个人前途的阻碍,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报道称,一些民间机构会时不时地做医院的排名,这些排行榜的重要参考因素就是所谓“科研成果”——包括论文数量、科研项目数量等。这些很容易被量化的指标被当成排名的重要因素,医生的职业道德、临床水平、患者满意度等不容易量化的因素,却被排名机构忽视。

虽然这些排名未必客观公正,但很多不了解医疗行业的人容易信以为真,进而影响各个医院的口碑与影响力。一些医院从领导到新晋医生,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年轻医生不拿课题,不争项目,不发论文,医院的排名怎么上得去?医院的金字招牌怎么保得住?”

医学是实践的科学。平心而论,发表论文的确能体现医生的医术,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更不是唯一指标。更加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努力平衡临床与科研活动的关系,做到突出重点,不走极端,能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及其成果,公正评价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能力。

对普通患者而言,能不能尽快减轻病痛、恢复健康,比看到医生的“科研成果”更加重要。唯“科研成果”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这不仅会消耗一线医疗工作者的时间与精力,也会扰乱医院人才选拔机制,甚至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这些负面影响都由普通患者来承担。

因此,抓住医院工作的重点,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是医院形成合理的人才评价与选拔机制的必由之路。对年轻医生实施更贴合实际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努力发挥每个人的专业优势,才能更好地优化医院人才的资源配置,进而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黄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