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少,坏了不能及时修,机关、院校、社会团体等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你上班它开,你下班它关”……今年是《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第五年,也是筹办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关键一年。7月30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上,社会委工作机构关于市政府以迎冬奥为契机推进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硬件”及“软件”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供需矛盾突出 老年人缺乏科学指导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全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从 650 万增长到 1080.6 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50.18%。但群众身边体育健身场所设施供给不足仍然是影响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健身去哪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报告显示,从市民近两年来通过 12345 热线投诉情况看,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少、种类单一、设施缺乏日常维护管理的问题高达 6504 件,占体育健身类诉求总量 10934 件的 59%;其中,反映社区、村活动场所的健身器材损坏后不能及时修理的诉求占 8.6%,要求开放单位、学校等体育健身场所的占 12%。此外,机关、院校、社会团体等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有限,整体利用率不高,业余时间、周末假期大都处于闲置状态。政府在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盘活存量资源,推动社会体育场地设施有序开放上还有很大空间。

另一方面,体育健身指导的普及性、科学性、有效性也亟待加强。报告提到,当前全市以提供体育健身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 200 多个,各种体育健身指导的视频、节目、广告和资讯标准不一,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锻炼人群还不能系统地得到个性化的健身方案与指导。

同时,由于手机、掌上电脑等工具在青少年甚至幼儿阶段的广泛使用,加之缺乏经常性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北京中小学生视力和肥胖问题值得关注。未成年人防近视和控肥胖任重道远,需要家长、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未成年人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其健康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健身往往事关基层治理。报告提到,目前北京全市登记注册的市区两级体育社会组织 626 个,全民健身团队 11928 个,他们在推动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组织管理不规范、活动扰民等问题。调研数据显示,市民通过 12345 热线提出的要加强对健身活动管理,减少广场舞等噪音扰民问题共426 件,占比 3.9%。如何加强对基层群众健身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如何在保护好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处理好群众个性化体育活动和城市管理秩序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

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打造“一刻钟健身圈”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就做好群众体育健身工作,报告提出,首先要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形成推动群众体育健身的整体合力。北京是全国体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很多国内外重大赛事在京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场地设施较为齐全,体育科研和体育产业发展具有较好基础,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热情较高。建议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壁垒,加大政策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开放共享、统一政策标准、强化服务保障上不断破解难题,将首都丰富的体育资源优势转化为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效能。

此外,要落实“十四五”规划,加强群众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的要求,落实本市“十四五”规划,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结合北京实际,切实摸清全市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短板,系统梳理城市空闲地、边角地等空间资源,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及的全民健身设施,打造百姓身边的“一刻钟健身圈”。

推动全民健身,宣传作用不可忽略。报告提出,要加强宣传和指导,运用科技助力群众体育健身。加强对《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相关法规规章的宣传,在提高市民健身意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守法意识和文明素质。

加强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强化体育运动促进健康观念,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鼓励群众主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发挥科技对体育健身的“助推器”作用,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探索新模式,推动体育与健康融合发展。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科学健身指南,加强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助推群众体育健身开展。进一步规范发展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化服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群众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报告提出,充分利用好奥运契机和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对本市现有的冰雪运动设施进行提质升级,加快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并配建无障碍设施,组织开展适合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群众性冬季项目,鼓励在有条件的河湖等自然水域建设冰场,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注重与河北、天津、内蒙古等邻近省市区的资源整合,在冰雪运动培训、冰雪品牌赛事活动、冰雪文化旅游等方面做好协同,推动群众性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记者 杨月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