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近年来,我国多地综合推进水生态保护,从治理水体、绿化岸线,到智慧节水,不断探索水生态保护新方式,以点滴努力呵护清水碧波。
河水静静流淌,河道两旁,草木旺盛生长……清晨的阳光下,广西南宁市水塘江岸绿景美。今年3月,南宁水塘江综合整治工程完成竣工初步验收,居民也有了新的休闲空间。
近年来,广西南宁、陕西西安、浙江绍兴等地从多角度入手采取措施,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
治水——
改造排水管网,提升自净能力
水塘江长约6公里,最宽处有40米,最窄处仅10米,流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过去,由于对两岸的开发建设规划不科学,植被被大量破坏,岸坡逐渐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河道两岸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一度对水塘江的水质造成不小的影响。
2017年,南宁市开展水塘江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项目总投资14.66亿元,施工范围包括4.43公里长的水塘江河道整治、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恢复等工作。”中建五局南宁市水塘江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执行经理饶峻石介绍。
起初,水塘江综合整治的工程目标是采用末端截污的方式治理黑臭水体问题;后来,为实现更好的治理效果,治理方式进一步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推进雨污分流,开展源头治理、全流域治理。
过去,江边居民的生活废水都是混着雨水直排水塘江,如今要清查、改造排水管网,工作也要一户户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做好群众工作,项目部与当地街道、社区及主管部门加强联系,组成联合团队挨家挨户上门沟通,为居民答疑解惑,改造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
要建好管网,还要治理好水体。“治理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治理效果,不仅可以消除污染,还能够加强水体自净能力,从而降低今后的运营成本。”饶峻石说。
如今,水塘江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据介绍,近年来南宁市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为抓手,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目前原有的38个黑臭河段已消除黑臭,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治岸——
推进岸线绿化,筑牢生态屏障
春风吹绿了杨柳,吹红了桃花。下午4点的(氵皂)河岸边,锻炼的、遛娃的、拉歌的,好不热闹。“小时候我就在河边玩,那会儿水清岸绿;后来因为大家随便排污,变得又黑又臭惹人嫌。”附近居民徐永安回忆。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西安市(氵皂)河沣惠渠管理中心(氵皂)河站站长刘晓介绍:“近年来,西安市水务部门花大力气进行截污治污、绿化提升、生态修复等治水项目,着重推进岸线治理,堤防治理提升22.63公里,总绿化面积75.3万平方米。(氵皂)河岸边的这条新绿道,便是西安市‘三河一山’绿道网的一部分。”
“三河一山”绿道网2019年12月开工,2021年5月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条由渭河、沣河、浐灞河、秦岭共同组成的绿道网络,串起103个生态节点和42个人文历史遗址,74公里核心段已实现了无障碍通行。
“岸线治理是水生态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西安大力推进堤岸、堤内、堤外立体增绿等建设,建成多层次、大绿量、高标准的护堤林带,筑牢河湖生态屏障。”西安市渭河生态管理中心主任侯槿昕介绍,“为了保留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我们认真推敲堤防布置线和水面线,在岸上种植细叶芒、千屈菜、粉黛乱子草等植物,让堤岸四季不同景,兼顾净水和美观。另一方面,我们在滩地内布设健身活动广场、人行步道、自行车道、亲水平台,为市民提供活动空间。”
西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西安新建堤防547公里、护堤林2.4万亩、生态水面1.56万亩,修复湿地6897亩。在沣河、渭河、灞河等10余条主要河流建设生态护岸,在所有加固新建的护岸堤防中,生态护岸占比达到76%以上。”
“生态护岸不仅能够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更让市民共享治水成果。”西安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惠强说,“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开展渭河流域重点河流复苏行动,因河施策、因地制宜,优化治污布局、提升治污能力。”
节水——
建立智慧水务平台,推进供水智能化管控
一场春雨过后,绍兴市新昌县七星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大家用收集的雨水浇灌学校劳动基地的菜地,这样的节水利用让孩子们收获不少。
鱼池利用地下水循环,卫生间自动感应装置……在七星小学,节水理念体现在时时处处。“只要发现用水异常,水务集团就会立即通知我们——如今,这里的每一滴水都被精准监控。”七星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丁英珍说。
原来,七星小学的总水管在2021年安装了远传水表拍照装置,如果用水单位出现用水异常便会第一时间上传平台。“平台经过智能分析发现,2021年6月的几天内,小学夜间用水量偏大,存在异常。平台及时发送信息通知水务部门。”新昌县水务集团信息部经理王一介绍,随后,集团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检修人员上门查验,发现学校内存在多处漏水点,经过检修,极大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王一告诉记者,从2020年起,新昌县上线了“智慧水务”移动综合管理平台APP,更通过集成城市供水监测系统等收集的数据,实现了城乡供水从源头到水龙头的智慧化监管。“除了在学校、民居,在工业节水方面,我们也加强了行业用水定额管理,通过对相关企业用水情况的实时监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一批企业转型升级。”新昌县水利水电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叶旦说。
绍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绍兴市通过智能化改造,建立起“感—传—知—用”的供水智能化管控体系,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管网仿真等技术,实现了对全市管网设备运行的全面感知和智能管控。“我们在开源与节流两方面共同发力,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市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2021年,绍兴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三成和四成。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1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