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南市“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要求,在规划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过程中,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积极探索量水而行、节水为重的城市发展方式,将其打造成为节水引领示范区。
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哺育沿黄九省区1.6亿人口。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重中之重。作为沿黄下游城市的济南,在黄河两岸建设起步区,必须做好水的文章。
按照济南市不同区域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等条件,《规划》确定起步区为节水重点区域,全面贯彻“四新、四全”节水理念,按照“区域适水规划、组团因地节水、单元精细管理”的基本原则,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
强化水资源约束引导作用,核算起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明确人口规模、主导产业类型、水基础设施能力、水效标准。探索建立水效准入制度,建设安全低耗供水体系。探索设置分行业用水效率准入门槛,从源头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水效领跑者企业和一批节水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推进行业企业开展水效对标达标。
统筹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建立城乡一体、多源互补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城镇供水管网,实施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压力和漏损监测智能化控制,新建管网漏损率控制在5%。
系统梳理存量企业类型、数量,根据起步区发展定位,编制产业负面清单,加快淘汰不符合起步区定位的高耗水高污染企业,提升改造存留产业的节水工艺技术。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加强雨水、再生水与冷凝水利用,新建改建扩建建筑二级以上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建立用水全覆盖监测体系,探索网格化用水管理。推进用水户计量监测全覆盖,新建改扩建用户全部使用远传水表,健全用水分区统计制度,建立网格式用水统计台账。强化小区独立分级计量监控。探索建立网格式用水统计台账及相配套的管理机制,采取网络化用水监测计量、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统合利用等手段,提高用水管理精细化水平。
探索服务业节水新模式。在宾馆、医院、游泳馆、洗浴等场所全面普及IC卡取水管理。三星级标准及以上宾馆探索实行单位消费者用水量单独计量模式。严格执行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水价。
实施再生水高标准利用。建立绿色循环的污水再利用系统,污水处理后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将再生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积极推进工业、市政、服务业等领域再生水利用,重点控制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0%。
《规划》提到,起步区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综合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城市建成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6%,最大限度实现雨水滞蓄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