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2年,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创下新高。这也是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谷物产量12665亿斤,比上年增长10亿斤。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上年增长0.6%;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87公斤/亩。2022年,全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48.1亿斤和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8.9亿斤和2.1亿斤。全国秋粮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具体来看,小麦、玉米产量增加,稻谷产量下降,豆类增产明显。2022年,小麦产量2754.5亿斤,比上年增加15.6亿斤,增长0.6%;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加93亿斤,增长1.7%;稻谷产量4169.9亿斤,比上年减少87亿斤,下降2.0%;豆类产量470.2亿斤,比上年增加77.1亿斤,增长19.6%,其中,大豆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增加77.8亿斤,增长23.7%。
“一组又一组来自粮油市场的醒目数据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特别是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今年1—11月份我国粮食累计进口呈现量减成本增格局,以及近期的玉米、油脂油料期现货价格徘徊不前,或预示我国粮油市场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市场大概率将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厦门市一家粮油进口企业业务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该公司在我国东北及河南等地收购的玉米、小麦均已利用相关农产品期货、期权工具进行了价格波动风险规避操作,在当前粮食市场各组数据陆续得到确认之后,他们发现当前的市场运行态势与前期预期基本一致,未来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偏弱运行的特点将更为显著。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在解读粮食生产情况时表示,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是在北方地区出现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条件下实现的,一是得利于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51.9万亩。二是得利于豆类增产明显,以及小麦、玉米单产的提高。今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另外,今年全国谷物单产425.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2公斤,其中小麦单产390.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公斤,玉米单产则增加9.7公斤。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分析,虽然今年前11个月我国粮食累计进口总量仍高达13316.9万吨,但同比降低了11.8%,其中进口大豆同比降低8.1%。除进口大豆外,玉米、大麦、高粱、小麦等进口量也出现了较大降幅。今年前11个月我国植物油进口同比降低41.8%,肉类(包括杂碎)进口跌幅也超过23%。与此同时,我国粮食进口成本却大幅增加,说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告诉记者,在进口粮食数量减少与成本增加之际,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是提高了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其次是降低了我国粮食供应对外的依赖度,再次是为大宗粮油品种价格保持稳定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最后是说明我国粮油作物合理布局与面积科学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果,为今后持续实施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粮食生产政策等提供了有力依据。
据张智先介绍,截至目前,全国秋冬种基本结束,我国新季冬小麦、冬油菜等大宗农作物面积稳中有升,再加上当前大部分粮油品种价格处在相对历史高位,各地农民对农作物田间管理十分上心,预计丰产的基础较好。因此,未来我国粮食市场呈现供应充足、价格趋跌的概率较大一些,如近期玉米、豆粕及油脂价格就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当然这和人民币汇率大幅走高也密切相关。
“我们设在沿海港口保税区内的玉米饲料加工厂正在不断提高开机率,虽然加工利润还不是十分丰厚,但比前期高了很多。”一位从事玉米进口加工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产玉米、小麦、稻谷等总产量再创新高对我国粮食进口行业影响不是太大,主要是人民币汇率走高抵消了市场价格下滑的冲击。据他介绍,国内外主要粮油品种的价差从前期大幅倒挂转为平水或升水,粮食进口已经有利可图。所以,未来国内粮食市场可能面临国产粮食库存充足、进口粮食数量趋增的局面。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