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野菜飘香。海拔2400多米的巍山县紫金乡新建村委会利么故村满山遍野的树头菜,经过一场春雨滋润后,长势越发喜人。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树头菜,种得最多的每年收入3万多元,最少的有几千元,户均收入有1万多元,我家的收入大概在12000多元。”3月28日,现年31岁的村民毛芸菊正在地里收割树头菜。她说:“树头菜种植是利么故村的传统产业,前些年由于价格下滑,许多群众都砍了树头菜种庄稼,这两年由于价格上涨,大家又纷纷开始大面积种植。”

树头菜只是毛芸菊家的特色产业之一。“靠山养山才能吃山,保护好山林,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毛芸菊算了一笔账:她家去年卖树头菜收入12000多元,卖松子收入13000多元,卖了两头牛收入23000多元,加上桃子、花椒、香椿等,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真正做到了天天在忙碌、月月有进账,过上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毛芸菊家的小康生活是利么故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据新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平介绍,利么故村民小组是个有着53户农户的彝族聚居村,近年来,在当地村干部的发动下,村民们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树头菜这一绿色生态的“山珍”。树头菜只需种在田边地角、村头箐尾,或套种在庄稼地里,平时稍微修剪打理就能长得好,而且维护成本低、收益高。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新建村通过各种项目共投资100多万元用于支持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推广树头菜、梅子、香椿、花椒等绿色生态种植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多元。山茅野菜“解码”彝家幸福美好生活,过去在别人眼里毫不起眼的山茅野菜,如今已成为新建村村民挂在树上的“钱袋子”,特色产业谱绘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