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过多年努力,“产业基地”建设已经成为郑商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产业基地”企业不断探索利用期货和期权工具的新模式,在带动中小企业、服务乡村振兴、保障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即日起,“期货百家谈”栏目特推出“龙头企业期货优秀实践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19年12月16日甲醇期权上市首日,产业企业成交第一单花落浙江杭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现为浙江杭实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杭实化工),让业界记住了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期现贸易公司。虽然“年轻”,但却做着“超越年龄”的事,从套保、套利、基差交易到期权组合、合作套保,再到甲醇互换,短短三年间,杭实化工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期现结合,公司的贸易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作为郑商所甲醇“产业基地”,杭实化工也努力发挥“大手牵小手”行业带动和示范效应,利用贸易商厂库优势,深度利用甲醇期货期权,积极参与甲醇交割和郑商所场外业务,管理自身和产业客户的生产经营风险,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帮助上下游企业实现共赢。
借助期权锁定成本,进口业务扭亏为盈
近年来,严峻的市场环境令甲醇现货贸易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率非常低,这也让从事贸易的杭实化工倍感压力。
2021年上半年,由于甲醇上游产业新增产能较多,而下游新增需求较少,行业整体偏悲观,价格偏弱运行。下半年由于“双限”政策以及原料煤炭和天然气双双紧缺,成本大幅推动,甲醇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由于贸易商从采购到销售有时间差,而甲醇价格波动较大,如果贸易体量较大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现货敞口风险。此外,甲醇作为危险化学品,对仓储设施和资质要求较高。”杭实化工副总经理梅卓航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尽管沿海港口有较多仓库可存放甲醇,但是仓储成本较高。
据他介绍,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类油品和液体化工产品进口量大增,导致库容紧张甚至胀库,仓储费也从过去的1.2—1.5元/吨·天暴涨为3—6元/吨·天。“相当于一天的仓储成本就几乎占了货值的0.17%。这对于本就需求不佳且利润率低下的现货贸易行业而言,无异是雪上加霜。”梅卓航坦言。
在杭实化工贸易主营业务中,进口是贸易环节的重要一环。记者了解到,2020年杭实化工现货贸易量约为80万吨,甲醇贸易业务面临较大的成本不确定性,同时由于贸易和物流的需要,公司又不得不进行进口采购。
甲醇的进口采购合同往往通过装船日期的前一周、当周和后一周的国际第三方咨询机构估价的均价来进行结算,在订立采购合同的当下,贸易公司并不能对甲醇的未来价格进行准确预判。采购成本的不确定性加大,促使企业在现货经营过程中积极借助期权工具以锁定成本、降低风险。
“2021年3月10日,我司与供应商签订了1万吨甲醇进口合同,合同约定结算价格为BL日(海运提单签发日)的前一周、当周和后一周的普氏CFR中国估价与IHS的CFR中国估价的平均价。”梅卓航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签订合同后,为对冲甲醇价格下跌风险,杭实化工通过期权分批对尚未进入计价的货物通过卖出虚值看涨期权进行保值。
对此,梅卓航解释说,当时因期货价格“向下”走势不明,企业直接做空有较大不确定性,所以并未采取期货套保策略,而是采用期权套保,用更少的资金起到套保的效果。
在具体操作时,考虑到甲醇价格若大幅上涨,则卖出看涨期权将会出现亏损。为避免出现期权被全部行权的情况,杭实化工采用分批建仓的方式,在多个价格点位和时间点位建仓以分散风险,保证权利金的收益。
“这样到期结算时尽管部分行权价较低的期权可能会被行权,导致某几笔期权交易出现亏损,但长周期和整体来看,这一策略仍然可以做到降本增利。另外,为了防范未来出现波动率大幅增加的风险,我们选择了到期时间较短、与现货计价时间相匹配的期权,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梅卓航称。
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多个价格点位分步卖出看涨期权,结算时企业虽在现货市场亏损10元/吨,但在期权市场盈利13.3元/吨,衍生品市场的收益抵消了现货市场的亏损,使得这笔进口业务能够扭亏为盈,达到了保值效果。
在梅卓航看来,利用卖出高波动率的期权对低波动率的周均价定价的标的进行保值,在企业降低经营成本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积少成多、扭亏为盈。
发挥贸易商厂库功能,服务甲醇生产企业
“不论是作为‘产业基地’,还是作为交割库,我们都有责任给有套保意愿但缺少经验、害怕‘踩坑’的实体企业提供帮助,不论是基差贸易、套保服务还是含权贸易,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帮助现货企业认识理解期货,学会运用期货,同时又能让期货发挥定价功能、满足套保需求。”梅卓航说。
例如,凭借贸易商厂库的功能优势,杭实化工通过与甲醇生产企业签订现货远期合同,帮助无法直接交割的内陆生产企业进行保值。
据梅卓航介绍,进入交割月后,杭实化工将从工厂采购的货物在当地进行销售,同时在其厂库交割范围内(即太仓、常州、江阴、张家港、南通)采购货物以备期货交割。这既解决了生产企业在物流运输上的风险,又免去了其在不熟悉的江苏市场采购货物的烦恼和额外的成本。
除了服务内陆生产企业外,杭实化工还在服务甲醇进口商方面开展了大量业务。
“甲醇进口商和生产企业一样,也一直面临较大的价格风险,而且进口船货不像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每天销售与产量对应的现货来降低风险,他们迫切需要一些方式进行价格管理。但由于进口货的到货时间往往早于主力合约交割日,若单纯使用期货工具来保值,还是会面临基差波动的风险,且有相当一部分进口商的货物是卸在非交割库,会面临到期无法交割的风险。“我们作为贸易商厂库和基差服务商,正好可以解决他们这两个痛点。”梅卓航称。
“如果没有贸易商厂库资质的话,几乎没有公司会在高价位时承接这么大量的合同。相应地,这些进口商也就没法完成这么大量进口船货的价格管理了。”他说。
作为郑商所甲醇期货交割库之一,杭实化工不仅在各个合约上充分参与交割、推动期现价差回归,还积极运用期权工具规避现货和基差风险,增加收益。
西南某天然气制甲醇工厂是一家国有大型甲醇生产企业,考虑到8月的需求淡季,企业希望对8月的部分产量进行卖出保值。但由于其并非交割厂库,而且将货物运送到交割库需通过水路,运输周期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了解到甲醇生产企业的这一诉求,杭实化工希望可以发挥厂库功能,与该企业进行合作套保。“即便货物延迟送到交割库,我司也可生成信用仓单来完成交割。”梅卓航称。
2021年6月23日,根据双方协商,确定在甲醇2109合约上对4000吨甲醇船货进行保值,以MA09+15的基差确定现货送到价格。“对于该公司来说,此次保值的销售价格比当天工厂的现货价格高了70元/吨,锁定并增厚了工厂的生产利润。相比于直接进行期货交割,通过和我司签订贸易合同的形式既能提前回收货款,又可避免入库交割的各种不确定性。”梅卓航表示。
先试先行拓新路,与产业链共成长
杭实化工在多年的期现结合操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敢于“尝鲜”、先试先行。这从近几年的操作中便可以看出,公司一直重视并积极参与期货、期权业务。
据了解,杭实化工在现货经营过程中,积极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保值和优化,2021年1月1日至11月10日已交易甲醇期货35万手以上,场内外期权15000余手。
“得益于甲醇期货上市十年来的成熟发展,甲醇产业企业从不熟悉到了解,再到熟练运用,经营理念、销售模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期权作为一种新的衍生工具,部分企业对其了解得还不够深刻,但多数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梅卓航称,由于期权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企业的团队具备期权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他看来,甲醇期权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而部分参与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不过,随着理念和方法的不断宣传普及,好的效果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使用期权。“例如我们公司最近利用甲醇期权对基差进行保护,最终不仅规避了风险还获得了额外的收益,这是其他工具不能实现的。”
对实体企业来讲,风险管理的成功实践离不开良好的风控制度,尤其是对贸易商来讲,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制度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现货贸易中面临着众多风险,如市场的价格风险、合作方的合同履约风险、物流风险、现货敞口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根据风险的不同类型,杭实化工分析风险的根本来源,通过相应的方式从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风险管理。
“例如,对于价格风险,我们通过每日对甲醇现货头寸进行梳理,结合期货盘面持仓按照套保比例对冲后,计算得到单边敞口头寸量。根据甲醇近一年的日度价格波动情况,计算评估出对应的风险。”梅卓航介绍,当风险值超出公司风控委员会确定的限额时,即会采取平仓减仓措施。此外,风控委员会还会给各个业务负责人设定最大亏损额。“当亏损至限额的80%时,便会提醒业务负责人自行平仓;当超过最大亏损额时,公司则会强制平仓。”
对此,梅卓航表示,杭实化工将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和宣教衍生品,分享期货和期权等工具的使用心得,并在实际业务中通过基差贸易、合作套保等方式帮助产业企业运用好衍生品,规避现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我们将和甲醇产业链上下游一起认识期货、了解期货、运用期货,实现甲醇产业稳健发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