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重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从2017年的2.01万亿元增加到2.9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3%左右。

对于未来五年展望,重庆将围绕“六个显著提升”,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2023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


(资料图片)

2023年GDP目标增长6%以上

报告提到,过去五年,重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4176元提高到9万元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0.6万农村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5628万元。

同时,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总额年均分别增长4.7%、7.2%,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9%、3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

报告指出,重庆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9倍,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42989家、6348家、255家,上市公司达到90家,人才资源总量突破600万人。

过去五年,重庆净增市场主体107.2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5.8%左右。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全国领先,国际航线增至109条,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吞吐量均突破2亿吨。高铁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78公里,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建成“四好农村路”7万公里。

重庆坚定不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成效。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实施,重大合作项目完成投资3916亿元。成渝中线、渝西、成达万高铁全线开工,江北机场T3B航站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启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获批共建国家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报告指出,2023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0%、6%、3%,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粮食生产、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完成国家任务。

今年,重庆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包括: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69个;新增婴幼儿托位1.6万个;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万户;对15个轨道站点进行步行便捷性提升改造;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000公里;新增小微停车场泊位2万个;建设100公里山城绿道;建设10个城市体育公园、100个口袋公园;为18万名适龄在校女学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等。

围绕“六个显著提升”建设新重庆

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报告提到,未来五年,重庆将围绕“六个显著提升”,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首先,推动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

重庆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未来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8%,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培育壮大开放型经济,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货量、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在西部前列。

其次,推动科教实力显著提升。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总量分别超过1万家、8万家。

第三,推动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四千行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高于10万元的占比达到80%。

第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优化调整,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第五,推动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强化科技、数据、粮食、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第六,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同时,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2万套(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600万平方米、棚户区10万户。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确保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3∶1。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