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省政府新闻办6日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一批20个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首批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

第一批20个典型案例中,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类案例8个,民生融合类案例5个,营商环境类案例7个,是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社会关注度、共识度、感受度比较高的重点政策,集中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以来广东省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没有先例可循,规则机制的联通对接是重点也是难点。

“推动规则衔接目的是尽可能缩小粤港澳三地制度性差异,克服不利于要素流动的制度瓶颈,为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空间。”朱伟说,广东有关单位聚焦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要素跨境流动,创新突破了不同法域之间的制度壁垒,探索三地人车往来、跨境执业、资金过境的新模式新路径。例如,首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边检查验快捷通道模式,实现内地与港澳口岸快速自助通关;开展港澳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工作,首次突破了港澳律师不能从事内地法律事务限制;广东财政科研资金打破“钱过境”政策障碍,首次实现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港澳自由流动。

此外,广东有关单位在民商事规则衔接、标准互认、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与港澳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对接,携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例如,“湾区标准”创新了大湾区标准服务供给模式和规则对接路径;前海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率先探索域外法适用机制;跨境信用报告格式规范为深港澳跨境信用互认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