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25个民生领域共110项标准
(资料图)
“标准是规则对接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携手港澳两地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以‘标准’这一世界通用语言助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4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湾区标准”首次在发布会上介绍。
未来,“湾区标准”将进一步探索向国际标准转化或互认路径,并以“湾区标准”带动大湾区装备、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
推出“湾区标准”只是大湾区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广东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部署,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更加高效,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以“统一标准”促融合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张文献介绍,“湾区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方共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的集合。打造全领域的“湾区标准”,是推进“湾区通”工程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张文献表示,目前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宽。以粤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领域为切入点,这批“湾区标准”紧贴大湾区共同发展需求,由粤港澳三地技术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研制,科学性、适用性较强。
张文献指出,“湾区标准”将从三个方面对大湾区融合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即大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有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积极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
大湾区融合发展提速
推出“湾区标准”只是大湾区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举措之一。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呈现加速之势。
“随着港澳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跨境理财通’业务迎来新机遇。”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云喜表示,“未来将根据投资者需求,动态监测‘跨境理财通’业务的运行和发展态势,稳步扩大‘跨境理财通’的服务范围。”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试点银行平稳上线,投资者数量和资金划转稳步提升,成为畅通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一大亮点。截至2023年2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有31家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为4.36万名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涉及跨境资金汇划1.86万笔,金额达到26.66亿元。其中,“南向通”资金汇划20.97亿元,“北向通”资金汇划5.69亿元。
“三地制度的多样性造就了社会公共服务的互补性,区域社会保障融合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夏青介绍,“横琴建立‘粤澳社保一窗通’专窗,提供广东、澳门两种社会制度下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在全国尚属首例。目前广东76项、澳门13项社会保障服务可直接在专窗办理,标志着粤澳合作由协作走向融合。”
据介绍,“湾区社保通”推出后,已在珠三角地区设立189个“湾区专窗”,港澳居民在粤参保热情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2月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30.62万人次,其中享受社保待遇3.55万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