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安徽省潜山市源潭镇有着“中国刷业之都”称号,该镇近4700家刷业经营主体,生产千个种类产品、拥有万种型号,年产值超百亿元。如今,“刷业小镇”正在将“小刷子”描绘的“大产业”画卷徐徐展开。
“在源潭,就没有你买不到的刷子。”地处大别山余脉的安徽省潜山市源潭镇,小镇人对外面来的客户从来不掩饰心中的自豪之情。
这个曾以“家庭作坊式”制刷闻名的大山里的小镇,如今已成为全球刷业版图的重要支点——全镇近4700家刷业经营主体,生产千个产品种类、拥有万种型号,年产值超百亿元,行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成为“中国刷业之都”
走进源潭镇,扑面而来的是产业发展的蓬勃朝气。道路两旁,刷业企业的招牌鳞次栉比,随处可见。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将一根根刷毛编织成清洁家居、打磨工业的“利器”。
20世纪70年代,源潭本地的一些农户分拣猪鬃加工成毛笔或油漆刷,少数农民带上背包走出家门向外推销制成的民用刷。这就是源潭刷业的起源。
正是“背包客们”这段走南闯北的经历,让源潭人敏锐地发现了工业刷和环卫刷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高的利润空间。有人开始尝试在家中生产工业刷,制刷方式由纯手工生产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销售市场扩展到全国。
从一步一个脚印的“刷一代”,到2024年产值近7000万元企业的掌舵者,安徽环美刷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焰苗告诉记者,作为曾经的“背包客”,他与企业的进步成长也是源潭刷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环美的成功让不少企业看到了立足刷业、发展刷业的大有可为之处。”在源潭镇党委委员黄冰冰看来,随着越来越多散落在集镇各地的小微制刷作坊入驻政府建起的民营经济园区,“源潭刷业再次迎来飞跃发展的时刻!”
设立2000万元刷业发展基金为制刷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造、产业平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刷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政策层面,源潭镇党委、政府连续多年坚持“企业做产业、政府做生态”的理念,不断致力于推动刷业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中国轻工联合会授予源潭“中国刷业之都”称号。目前,“源潭产”环卫刷、工业刷、民用刷已经占据国内较为可观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刷”出一条产业链
源潭有个“刷艺小镇客厅”。作为如今众多投资者与游客考察打卡源潭的第一站,源潭“刷艺小镇客厅”全景式展示了源潭镇制刷产业的发展历程。
从擦鞋拖地的基础产品,到用于汽车涂装前防静电的鸵鸟毛刷,用于擦拭手机液晶显示屏的刷滚,再到保障远洋舰艇高效运行、护航国产大飞机精密制造的高精尖刷具……这里各式各样的刷子让人目不暇接。
“客厅”的醒目位置,陈列着一款光伏面板专用的清洁刷。“T”字形的清洁刷十分轻便,通过单人手持即可完成整块光伏板的清洁。
源潭“刷艺小镇客厅”讲解员胡帅帅告诉记者,哪里有市场需求,源潭的刷子就延伸到哪里。
“这款‘T’字形清洁刷的生产企业——安徽振达刷业有限公司还历时一年研发出光伏清洁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并快速清洗大面积光伏面板。”胡帅帅说,清洁机器人正式投入生产以来,短短几个月已得到一千多万元的订单。
事实上,源潭镇类似振达刷业的企业正在逐渐增多。他们不满足于生产刷子,开始尝试突破刷业上下游产业链。
“历经半个世纪的锤炼与发展,源潭制刷产业已形成上下游无缝对接、供需平衡的完整产业链条。”据源潭镇经济发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上游,原材料基本实现本地企业生产;在下游,目前已引进洁路行洗地机和迈巴贺环卫车等项目,实现由单一生产配件向整机生产的转变。
走进安徽天瑞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业拉丝机正在运转,一根根刷丝快速下线。作为上游企业中的佼佼者,天瑞塑业为“刷都”的生产链最先补充了关键的原料生产环节。
“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进行本地生产,我们不仅摆脱了采购与物流成本的困扰,更实现了针对本地企业对刷丝材质、硬度、粗细、耐磨程度等不同要求进行灵活调整与生产的目标。”天瑞塑业总经理王勃向记者介绍道。
抢占外贸“新赛道”
站稳全国第一方阵后,源潭刷业如何持续释放发展潜能?答案唯有一个“扩”字。
在源潭镇中国刷业跨境电商产业园内,“中国刷业之都跨境电商”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Temu等平台的业绩汇总实时数据在大屏幕上滚动刷新。
安徽埃斯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刷制品电商销售的企业。2023年5月入驻产业园后,园区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直播设备等,同时针对公司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介绍客户资源、平台资源。
“跨境电商赋能的成效是显著的。”该企业负责人沈昆表示,埃斯凯2023年10月开始投入生产,2024年1月开始跨境电商销售。受益于大胆“出海”,企业抓住了风口开通Temu平台,当年即实现销售额超300万元。
跨境电商的东风让刷业焕发新生,如今园区的一期项目已供不应求。园区负责电商运营的工作人员黄思水欣喜地表示,产业园二期项目已经试开园运营,目标三年内孵化企业超百家,年交易额突破2亿美元。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源潭刷业“出海”步履不止,并不断拓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边界。
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抢占外贸“新赛道”,同时满足企业进出口需求,源潭建成运营了安徽省唯一的镇级公用型保税仓,为外贸企业提供转口贸易、缓税缓征等增值服务。
“原材料可以一直存在保税仓内,用多少取多少,取的时候才交关税,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安徽长中刷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出海”的“进度条”还在不断刷新,源潭正在全球刷业版图上留下更深的印记。2024年,源潭镇先后多次组织40多家刷业企业分别到欧洲、大洋洲,通过参展、观展和实地考察,观摩行业前沿技术,开拓国际化视野。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刷业产业链提质工程,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推动重点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源潭镇镇长江志华说。
本报记者 陈华 本报通讯员 彭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