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付出终会换来累累硕果。徽商期货凭借规范稳健的经营作风和独具特色的技术服务与科技创新,荣获郑商所2022年度优秀会员“技术支持奖”。

开拓广度深度,精细化市场服务


(资料图片)

徽商期货客服中心经理陈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投资机构等开始利用期货衍生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市场对期货公司的创新服务需求更加旺盛,个性化、多元化、组合化的技术服务需求较为突出。自1996年成立以来,徽商期货一直秉承“立足客户需求、精细市场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大宗商品服务网络,致力于打造集套保、套利、基差点价、场内场外期权、互换业务为一体的衍生品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徽商期货服务内容全面、服务群体广泛、服务渠道丰富,在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要求期货公司进一步满足客户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技术服务需求。这种需求前期多由软件商承接,但软件商对于客户提出的需求很难及时实现或者需要耗费大量沟通成本,一定程度上就要求期货公司内部设置技术中心这一部门,专门负责金融科技创新。”陈勇表示,徽商期货一贯倡导“感恩、合作、共赢、使命”的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大力推进技术与业务协同创新,不断赋能业务,增强客户服务水平,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

技术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公司团队又是如何在技术上下功夫的?带着这些疑问,期货日报记者在徽商期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

据徽商期货技术总监常飞介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基础设施更新制度,积极构建私有云平台,将客户服务系统云化,实现敏捷支撑、弹性扩展、稳定运行。重要的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作为全国期货公司客户日活量领先的企业,徽商期货还大力推进技术与研究的协同创新,积极探索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徽商期货自主研发了徽商云客服、期货云投研等应用程序,技术研发从响应式应答逐步发展为主动式引导,如徽商云客服小程序已经上线十多种应用场景,年服务客户量超过30万人次,其中包括特定品种申请、标准化程序化外接、保证金调整等。与此同时,在产业客户服务、机构客户服务上,建设套保系统、快速交易系统以及各式交易终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方面,印象较深的是某个新业务场景的上线。以往的业务办理需要客户将需求转达给客户经理,再由客户经理电话与客服中心沟通,中间还存在客户账户状态不同的问题,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遗漏办理或者不同条线人员办理的情况。针对此种现象,一线客服人员协同技术中心,经过缜密的逻辑分析、测试,及时上线了业务场景。现在,不仅客服工作有条不紊,而且条线上流程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的使用体验。”陈勇说。

记者还联系到徽商期货技术部负责人方剑洲。据他介绍,徽商期货不断推动投研能力建设,构建智能投研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建模分析、成果展示,解决了传统研究工作中数据处理耗时和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提升了工作效率与研究质量,以研究促业务,助力公司客户服务高质量发展。此外,徽商期货持续加强客户服务能力建设,依托人脸核身、OCR识别等新技术自研“期货云投研”“徽商云客服”等小程序,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投研信息、培训课程、程序化策略展示以及十多种客户服务场景,基于RPA技术,拉通底层业务系统连通性,逐步将重复性人工替换成机器人,避免人工操作失误,进而提升客户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常飞表示,徽商期货非常重视研发平台建设,打造了“一站一所一中心二基地”研发平台。“一站”是安徽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后。“一所”是徽商期货研究所。“一中心”是徽商期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二基地”是安徽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这些平台,徽商期货在前沿技术、技术转化、人才培养、投研建设、客户服务等方面逐步提升竞争力。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面前,徽商期货又将如何整合优化技术市场资源且开创新局面呢?

“新经济形势下,徽商期货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金融科技与产业服务为突破口,优化整合资源,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常飞表示,一是采用多元化合作模式。积极主动与行业信息技术服务商开展深度合作,不断丰富交易终端,注重客户交易体验,探索互联网引流模式,并且加强与高频、快速交易系统厂商合作,推进机构客户服务,强化内控管理,构建基于客户分类分级的风控管理体系,提升产业客户套保服务水平,建设套保系统。二是自主研发与平台引入相结合。重视技术投入,为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推动个性化、更新迭代快、业务逻辑复杂的需求自主研发,而成熟稳定的平台系统与技术服务商合作。三是优化组织机构。成立跨部门的技术中心,负责金融科技创新,有利于各部门互联互通,提升协作效率。通过技术赋能业务,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整合数据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