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考生们容易出现焦虑等情绪,影响日常生活及备考效果。家长们也往往容易在孩子面前出现各种情绪问题。高考前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刘学兰,为考生及家长调整好心态、打赢“心理战”给出建议。

学生

强化信心、适度紧张、坚持努力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考生最容易出现缺乏信心、过度焦虑、情绪失控、人际敏感、心身症状等五种心理问题。”刘学兰介绍,这些心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既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的认知水平、性别年龄、人格特征、学习成绩等内部因素。同时,刘学兰指出,目前的疫情也牵动着考生们的心,增加了担忧与不安。

随着高考时间越来越近,考生、老师和家长们普遍会感到紧张、焦虑,也可能有期待、兴奋的情绪。刘学兰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这一阶段的重点,恰恰就是调节好情绪、沉下心坚持,用平和、积极、自信的心态来迎接考试。

“焦虑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处于活跃状态。”刘学兰指出,适度的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而情绪调节的目标不是消除负面情绪,而是在其到来时,能尽快走出来。“负面情绪表达了我们内心的需求,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力量。”

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刘学兰为考生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一是学会接纳自己的焦虑,不要否定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面对考试,适度焦虑是必要的。

二是合理宣泄情绪,不要压抑情绪。哭泣、大笑、运动、倾诉、写日记、画画、听音乐等都是合理宣泄的途径。很焦虑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自己的父母、老师或朋友倾诉,一定程度上减缓自己的压力。

三是珍惜高考的经历,不要对结果患得患失。高考是人生的重要经历,无论结果如何,它对于我们的人生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不仅仅是让我们考上大学,在为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收获很多积极的体验。哪怕结果不理想,这一过程也会让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

四是关心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要太关心同学在做什么。客观看待自己,不要盲目和同学比较,因为每个人的优势、不足、学习基础、学习方式都不同,盲目比较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五是保持生活规律,不要轻易打乱以往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是对抗焦虑和压力的法宝。尤其临近高考,更不要轻易打乱以往的生活习惯,例如太早睡觉、吃得太多等,尽量和平时的生活习惯保持一致。

家长

情绪平稳、积极期待、有效沟通

除了紧张备考的考生外,家长们也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刘学兰分析称,家长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三种。第一种是由高考的变化和考试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今年是新高考实施的第一年,跟往年相比有很多变化。对此,有些家长会焦虑、抱怨,甚至害怕。“考试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就是焦虑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第二种是因不满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而感到生气或沮丧:有家长对孩子有过高期望,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一直不满意,不接纳孩子。第三种是因上述等情绪问题而引发的心身症状,如睡不着、吃不下、心慌心悸、胃肠不适等。

刘学兰认为,高考不仅考验着孩子的心态,同时也考验着家长。“家长们应该学会积极应对新高考,接受考试的不确定性,合理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对于考试的不确定性,她建议家长们可以采用不断追问法、暂时搁置法、聚焦当下法来进行调节。

不断追问法,是追问自己,如果孩子高考没有考好,会发生什么事呢?我该怎么做呢?不断追问下去,会体会到孩子面临的压力,有利于帮助家长增强支持孩子的信念和力量。暂时搁置法是考试还没有到来,结果还没有确定,不要为将来可能不好的结果患得患失,把对未来的担忧暂时搁置。聚焦当下法是把对未来的担忧暂时搁置的同时,聚焦当下要做的事情,例如,把时间多放在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上,多做点孩子爱吃的东西等。

刘学兰指出,高考很重要,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父母要对孩子有积极期待,尽量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同时,高考不是孩子人生的唯一,即使考得不理想,也要让孩子相信未来依然有成功的机会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父母既是孩子的激励者和引导者,也应通过有效的沟通,成为孩子的心理支持者和‘托底的人’。”(作者:陈亮、郑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