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茶是饮品、是文化、是情感寄托,也是经济产业。根据《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到2020年底,我国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2200亿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风头正劲的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
是什么力量在助推整个茶行业滚滚向前?
第三次产业革命
科技彻底改变了很多行业,茶产业也会是其中之一。
3月22日,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5月21日,第二个“国际茶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成为行业科技与创新集中展示的平台,被重塑的茶叶生产环节、被重新定义的饮茶方式、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形式、数字化的沟通手段……
这些都指向两个事实:
第一,科技与创新已然成为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茶叶的“第三次产业革命”风暴已经形成,而且是由中国发起。
在过去数千年的饮茶史中,能称得上“产业革命”的,只有两次——
第一次发生在中国明朝,是“炒青”工艺创新带来的“手工业革命”。
第二次发生在现代西方,是“袋泡茶”形式创新带来的“工业革命”。
先说第一次。炒锅的大范围应用,让人们可以对温度及火候进行精确把控,作为加热介质的水逐渐被取代,茶树鲜叶被直接投入锅中翻炒杀青,这被称为“炒青”。
茶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在远离原产地中国的西方。
工业革命之后,茶已经是全世界流行的饮品。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人们对于茶有了新需求。
100多年前,袋泡茶应运而生。茶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具备了很多工业化特征,比如标准化、大众化、便利化、时尚化。这些特征,主导了商业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如何通过下一次科技创新的突破,让茶产业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动权回到中国,成了摆在中国茶企和从业者面前的问题。
为什么是竹叶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共识。但是,科技该如何运用在古老千年的茶产业中,似乎没有具体答案。
在茶行业百花齐放的探索中,社会也在快速发展。直到最近几年,一些真正的需求,开始沉淀下来。
这也反映在茶产业上。
综合行业数据来看,茶饮料行业的增速放缓、年轻人对茶叶的消费需求增大、高端茶产品销量增长,这三大趋势几乎都发生在2018年前后。
这就对产业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要在更高层面上,将新科技融入古老的产业中,突破表面的工艺创新或形式创新。
实际上,也只有古老传统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对成本与价值的双重考虑,才能真正形成风暴,改变行业。
新风暴中,一些品牌也逐渐崭露头角。比如,主打中国高端绿茶市场的竹叶青。
只在清明前,采峨眉海拔600-1500米高山茶园的鲜嫩茶芽——竹叶青的“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率先为行业树立起了高端绿茶选购标准。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就曾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竹叶青是我们茶叶界的‘华为’”。这种类比在被称为“有品类无品牌”的茶行业里,不仅是对竹叶青行业地位的认可,更是对其品牌力的强势肯定。
当行业迎来需求拐点时,2018年,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也迎来新的起点。即便是不太喝绿茶的人,也渐渐知道了竹叶青。
去年9月,竹叶青宣布获选“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礼宾绿茶”;今年年初,竹叶青更作为中国唯一品牌荣登《全球十大高端名茶》榜。
透过高端茶品牌,整个世界再次对中国茶充满了兴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