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动驾驶最有可能商业化落地的领域之一,无人配送正成为Robotaxi之后,资本追逐的又一风口。

北京冬奥会期间,园区内随处可见的无人配送车辆成功“出圈”。无论是招手即停的无人零售车,还是“使命必达”的无人配送机器人,都起到了减少人员接触的重要作用,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展现了无人配送赛道当前最前沿的智慧成果。

在过去几年里,无人配送一直被认为是“纯概念”项目。直到2020年,“无接触配送”概念大火,无人配送车辆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如今,随着“无人经济”逐渐兴起,曾经只在小范围测试运行的无人配送,已在快递和即时配等应用场景中渐次落地。

“从小范围试运行到多场景推广应用,无人配送正加速走向现实。”物流行业资深人士孔震表示,在一些真实应用场景中,无人配送已迎来路权开放、商业化落地等方面的突破。虽然当下尚未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但随着政策的强力推动及资本的持续加注,无人配送将在2~3年内迎来爆发期。

群雄竞逐千亿蓝海

近年来,在新兴商业模式的需求与刺激,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导致用工成本高、招工难等因素的影响下,物流行业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伴随着物流上下游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各类物流机器人产品开始普及、应用。面对这一蓝海市场,资本已然闻风而动,包括辰韬资本、车和家、中金资本、高瓴资本、首钢基金、阿里巴巴、京东、美团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物流企业皆涉足其中。

相关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包括白犀牛、新石器、一清创新、毫末智行在内的8家无人配送初创企业共完成16次融资,融资总额从几千万到几亿人民币不等。此外,2021年4月,美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以配股+发债的形式筹资100亿美元,主要用于无人车、无人机的研发生产;7月中旬,腾讯以26亿元认购美团1135万股,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此前,辰韬资本在发布的《末端无人配送赛道研究报告》中预测,2021年,我国末端配送市场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无人配送商业模型已初步形成,相关技术能够支撑部分场景需求,行业进入批量商业应用前夜,全球首个超千辆规模的无人车队已于2021年率先诞生在无人配送赛道。未来3年,无人配送整车成本将逐步下降至10万元以内,无人配送行业将率先迎来爆发。

其实,无人配送并非是全新的概念,早在2016年前后,美团、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就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发。2016年,京东第一代无人配送车诞生,于次年首次完成无人配送试验;2018年,苏宁物流“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车辆“卧龙一号”亮相南京小区,并在北京苏宁小店黄渠店开始常态化运营,2019年新一代5G卧龙无人配送车落地实测。

随着无人配送场景划分越来越细,快递、商超、餐饮和移动零售等多场景的配送需求逐渐出现。白犀牛、新石器、行深智能等初创公司,以及毫末智行、东风享悦等有整车企业背书的企业开始掘金这个万亿级市场,并基于特定的场景应用,推出一系列无人车产品和场景化的定制方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物流头部企业开始进入无人配送赛道,顺丰、中通和中国邮政等相继推出无人配送车辆产品。

巨头们的战略布局和卡位动作频频,使无人配送行业迎来了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不过,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与社会形态的演变密切相关,而疫情这个变量,对无人配送行业的爆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给物流体系带来的配送压力,可以说是无人配送车辆加速“脱虚向实”的主要推手。在疫情期间,多数物流企业开展了无人车投放部署,希望能够在实际应用中验证无人配送车辆的场景适用性和稳定性。京东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曾表示,受疫情影响,无人车量产和推进工作已被迅速提前。在疫情这一变量的推动下,无人配送加速落地,开始走进寻常人的生活。

技术发展、政策助力 无人配送实现常态化运营

疫情暴发以来,让业界看到了无人配送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其应用场景也呈现出多样化,从室内逐步向本地生活服务、电商以及零售等领域拓展。在无人配送实现多场景商业化落地的同时,各家的无人配送车辆也得到了常态化运营的机会。

其中,美团自动配送车魔袋20已在北京的公开测试道路上实现了常态化试运营;阿里“小蛮驴”成功进驻全国200多所高校,并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首次实现大规模无人配送,共送出5万多件包裹;京东推出的全新第4代无人配送车,用于末端物流配送,在2021年“6·18”期间,送达业务量实现同比增长24倍。在北京、天津、常熟等20多个城市的开放道路和近百所高校中,都能够看到京东智能快递车的身影。除了实现末端无人配送部署之外,苏宁搭建的“末端配送机器人-支线无人车调拨-干线无人卡车”三级智慧物流体系以及全流程无人化布局也已初步成型。

此外,诸多初创公司在无人配送领域也是捷报频传。据了解,新石器主要聚焦无人配送+移动零售场景,目前在市场投用了近千辆无人配送车,为超过30万名用户累计交付逾100万订单,并且已经产生了营收,实现单车盈利。在末端配送领域,行深智行已投用300多辆无人配送车,不仅在国内高校、社区成功落地多个项目,还在国外市场拓展业务范围。由长城汽车孵化的新秀企业毫末智行,在低速无人车领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的全流程,以产品“小魔盘”为例,在2021年7月的生产数量已达500辆。

相关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无人配送车的市场投用数量超过2000辆,已进入小规模生产和商业化应用阶段。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配送之所以能够快速出圈,不仅得益于“无人接触配送”需求的快速提升,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政策的持续助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该项目的加速落地。具体来看,一方面在自动驾驶、无人配送产业发展的10余年间,相关技术不断迭代,量产方案逐渐成熟,使得无人配送车辆的研发、制造成本显著降低,为规模化量产和商用带来一定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持续加大对自动驾驶产业的扶持力度。在京东、美团、新石器等企业获得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辆编码后,无人配送获得“合法身份”,一直存在的路权问题也得到了初步解决。目前,除北京市对无人配送车辆开放路权外,深圳、上海、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也在加紧研究相应管理办法,有望在2022年陆续开放公开道路,供无人配送车辆测试、运营。

行业静待爆发 未来前景明朗

在政策稳步推进、车企加速涌入、资本持续升温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人配送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进入产品落地应用、常态化运营的新阶段。与此同时,该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让业内普遍看好和期待,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竞争,带动资本热度持续走高。

近期,除东风汽车、长城汽车、通用汽车、雷诺、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外整车企业相继宣布入局外,2022年开年,无人配送赛道再添新成员。1月12日,自动驾驶公司Nuro宣布与比亚迪联合研发设计第3代无人配送车辆。其中,比亚迪负责整车硬件部分,Nuro提供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毋庸置疑,整车企业的持续加码,势必将助力无人配送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推动无人配送车辆核心零部件与线控底盘等成本价格不断下降,为无人配送车辆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

“从商业角度来看,整车企业入局无人配送行业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自动驾驶行业分析师刘强看来,在物流领域的多种场景中,无人配送赛道的价值正在被挖掘和验证,并有机会率先大规模商业化。另外,整车企业当前聚焦的Robo-Taxi、Robo-Truck和Robo-Bus等自动驾驶细分领域,在技术、成本、路权、商业化上均面临重重挑战,市场前景并不明朗。而且对于整车企业来说,从高阶的自动驾驶下探到城区无人配送领域,技术实现难度并不大,而且研发成本更低。

总体来看,无人配送目前虽未实现大规模落地,但未来的商业化前景十分明朗。而且,无人配送市场还具备不可预估的潜力。数据显示,预计未来5年,中国无人配送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2.8%的速度持续增长,并于2023年达到829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2年,国务院接连印发多项“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均提出鼓励推进无人配送研发、应用和推广,并将其纳入多个专栏工程,从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现代邮政快递服务、构筑数字服务新场景、推动冷链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等方面明确无人配送的产业价值和应用方向,对其“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随着更多利好政策的释放,无人配送产业有望进一步提速。“预计2022年融资热度将会持续升温,资本的持续加持,将助力无人配送商业化规模持续扩大。”刘强说道。

需翻过技术、成本、法规三座大山

目前来看,无人配送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商业模型也已初步形成。行业内也基本达成共识:未来3年内无人配送赛道将会迎来大爆发,无人配送整车成本将会大幅下降。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配送在3年内迎来爆发的预测过于乐观,现阶段仍面临多重现实问题和挑战。

首先在技术方面并未完全成熟。无人配送是无人驾驶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因此绝大多数关键技术与自动驾驶趋同。在室外环境中,无人驾驶车辆容易受到恶劣天气、交通信号灯等因素干扰,目前无人配送车辆能否应对还有待验证。美团无人车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曾指出,无人配送车因其体积小、车速低,常给外界以技术比较简单的假象,但在城市公开道路以2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行驶时,非机动车道上的行人、自行车以及机动车的不确定性经常为无人配送车带来意想不到的安全性问题。另外,尽管自动驾驶技术整体标准化,但在道路狭窄、多遮挡物、非结构化道路行驶,依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这需要行业玩家继续提升自动驾驶技术,让整个自动驾驶对周围的感知、规划、控制以及定位更加安全可靠。

其次是法律法规仍待完善。目前,我国无人配送行业的相关文件指引主要以技术标准层面为主,并没有相关细则颁布。另外,交通法规层面也缺乏对无人配送车的规定,包括路权、车辆经营权、责任主体等。2021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首批无人配送车头部企业颁发了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首次给予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突破了无人配送车受现行法律法规限制无法上路的难题,但其只是地方政策,并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同年10月,美团无人配送车魔袋20与私人车辆发生碰撞,再次引发了行业内关于路权、责任主体等安全问题的讨论。根据各大企业的计划,未来3年将有超过万辆的无人车投放,如果路权等问题不能给予明确界定,行业发展将会陷入困境。

除此之外,无人配送在供应链、成本和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痛点。目前国内已经拥有相对完整的无人配送车上游供应链,但核心技术、产品性能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末端配送领域,整个产业链的降本问题,仍是制约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因素。而在标准方面,不论是道路测试标准,还是产品安全标准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可以预见,随着无人配送产业的爆发,未来无人配送车辆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对于包括阿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白犀牛、行深智能、毫末智能等初创企业,以及传统整车企业等玩家来说,实现自我造血,形成商业模式正向闭环的同时,还要共同协作,将物流生态建立起来,为产业的发展赋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