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进入收官阶段。今年受疫情影响,四年一届的“阿拉的奥运会”在困难中起步。为了满足市民健身运动需求,线上运动会借助新科技率先启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丰富新颖的线下赛事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市民运动会新观察”将从线上突围、海派文化、创新变求三个视角,解析本届市民运动会的新变化、新亮点。

疫情催生“线上经济”,也让体育赛事绝处逢生,四年一届的“阿拉的奥运会”在困难中起步。早在今年3月中旬,由嘉定区体育局首推的“全嘉云动”小程序开辟了体育爱好者的新赛场。嘉定区菊园新区一位群体工作者说,“我们正愁受疫情影响,今年新区运动会搞不起来了,没想到区里开发的市民运动会线上平台让我们搭上便车,还省去一笔程序开发费用。”

打破地域时空的局限

网络“云运动”打破地域时空局限。通过“全嘉云动”小程序,市民可参加展示、运动、趣味、创意四个大项的“全嘉线上运动会”。比如上传个人做广播体操视频,系统会自动打分,进行PK。“云游‘四史’——必由之路线上月月走”活动,让“四史”学习教育活起来。截至11月下旬,“全嘉线上运动会”辐射上海、北京、合肥、太原等全国16个城市和本市16个区,6万多人次参与,视频总量超过4万条。

目前,黄浦、徐汇、浦东新区等都先后通过小程序实现市民“云运动”。打开“黄浦·我来赛”小程序,动动手指就能实现赛事服务、培训健身、健康数据追踪与积分管理等功能,成为市民健身的掌上通。

6月中旬,第三届市民运动会线上运动会启动,设置了跳绳、广播操、路跑、定向赛、象棋等近100个比赛项目。线上运动会充分利用运动轨迹捕捉、云定向打卡、关键骨骼点位移比对等人工智能新技术,让系统程序对参赛者上传的运动视频进行打分、排名。市民通过视频上传、线上打卡、隔空对弈等方式参与线上运动会,在云端与各路达人一较高下。

人工智能助力线上赛事

线上运动会是全民健身网络互动新模式的一次探索。所有市民运动会的办赛主体,都可以在市民运动会信息服务平台点击线上运动会板块,选择项目,自主创建、发起线上赛事。

为什么市民上传一套拳或一套操的视频,可以实现网络打分?市民运动会运营方及线上平台开发方每步科技CTO蒋伟说,由每步开发的线上运动会骨骼识别评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骨骼识别算法和机器视觉识别反馈及运动轨迹追踪技术,可以完成数据捕捉和标准动作相似度比对,实现智能纠错、实时指导、精准评估等功能。

为了适应市民不同手机拍摄视频的兼容性,研发团队购置了市面上各种类型的主流机型反复实验,对视频进行测试角度优化和平面优化,评分准确性大大提升。截至目前,利用这套智能评分系统的第三届市民运动会线上平台共开展赛事活动700多场,累计参与人次达450万。

“双线办赛”有望成常态

疫情按下暂停键,让很多市民运动会承办方的原定计划无法如期实施。家庭亲子运动会承办方、翰峰广告传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冰峰说,“我们原本打算把亲子运动魔方升级,增加新的场景模式和项目体验。线下活动暂停时,我们全力开发线上内容。”

亲子运动会特别推出运动魔盒,用气球、充气棒、乒乓球、毽子、小短绳等道具,在综合考量孩子成长过程中跑、跳、攀、爬等运动能力后,精心设计亲子运动。从今年大年初七开始,在“大社区亲子运动”公众号上的“原创插画——每日亲子运动十分钟”连载了205期。

围棋线上比赛设置AI人机对弈,跆拳道“云参与”推出踢瓶盖、破纸张等形式,向全球征集视频。借助新兴技术,市民与运动健身的距离变得更近。市体育部门表示,今年“双线办赛”(线上+线下)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今后,“双线办赛”模式有望成为常态,进一步降低参赛门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