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昨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浙江省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浙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知识产权与区域、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技术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智保护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数字化改革引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

《规划》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中医药、老字号等各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共28项内容,设置了规划16项定量指标、五项重点任务10个专栏共51项具体工作,梳理了包含20项内容的“四重”工作清单。

16项定量指标中显示,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要从2020年的11.1增加到17件,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要从2020年的20万件增加至30万件。

《规划》显示,在商标注册方面,到2025年,全省有效注册商标量要从2020年的300万件增至400万件;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15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000家,建设500家商标品牌指导服务站。

5大项重点任务则包括深化改革任务、激发活力任务、赋能产业任务、多元治理任务以及打造“新基建”任务5个部分。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了未来五年知识产权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全力护航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战略支撑。(记者 朱晶晶 通讯员 市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