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在高密市大牟家镇,高密市丰俊粮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组织人员驾驶拖拉机为合作社的2万多亩麦田铺设滴灌管道。地头,每隔十几米则有一台简易化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据悉,丰俊粮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40多台这样的设备,并计划在3月15日之前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让全部小麦吃上配方科学的开春“第一餐”。
“由于去年秋季降雨多,合作社小麦播种推迟了10多天,也导致苗情较弱。前些日子,市里的农技专家来地里研判苗情,并提出了一些意见。我们这几天采取少水、慢滴的方式进行水肥一体化作业。我观察了一下,有的麦苗浇完后五天就多发了三个蘖。”高密市丰俊粮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风俊蹲在麦田里,随手拔出了一棵麦苗数了起来。
受去年秋季降雨增多、农田内涝影响,高密市小麦播种期延迟,晚播面积大,导致一类苗下降,二类苗、三类苗占比大幅上升。为此,高密市农业农村局自小麦播种起就及时发布指导意见,进行技术宣传指导。自2月11日开始,该局组织15名专家组成员、50名科技指导员,由科级干部带队分赴14个镇街、科技示范户和种粮大户开展科技壮苗下乡活动。“我们举办高密市科技壮苗专题培训14期,集中培训农民达1000余人。同时,将‘培训班’搬到田间地头,深入各镇(街、区)手把手指导农民加强小麦田间管理。”高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玉庆告诉记者。
不仅专家上门服务,高密市还用去年建立起的数字化墒情监测系统,为当地农民加强小麦春管提供精准的科学数据支撑。在丰俊粮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处麦田地头,就立着一台数字化墒情监测设备。据悉,这套数字化墒情监测系统利用太阳能和5G数字远程传输技术等科技手段,可对地下80厘米内不同层面的土壤养分墒情及地表气候条件、空气温湿度等数据实现实时采集、存储、上传。进而,高密当地的农技专家可以科学地编写墒情简报,指导农民抗旱保墒、适墒播种、高效节水灌溉。
眼下,高密市小麦正逐步进入返青期。为此,该市将抓住小麦返青、拔节和灌浆三个关键生长期,有针对性地指导当地农民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划锄镇压、水肥管理、“一喷三防”等措施,确保今年夏粮丰收。“有了农技专家上门指导,加上我们不误农时,利用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我们合作社有信心让今年小麦获得丰收。”看着逐渐由弱转壮的麦苗,刘风俊信心十足。(王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