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2月以来持续地跟踪市场发现非瘟在华北地区的爆发早已是现实,我们将其定性为区域性略超预期的季节性疫情。
(相关资料图)
事件出现早,但目前才明显发酵,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场过多着眼于关注二育、冻品等价格驱动因素,短期价格上行过程中,非瘟因素被相对忽视;而随着价格回落,市场人心思涨但意兴阑珊。
市场既然在2月-3月中选择性地忽视猪瘟,而如今又以舆论发酵的方式使其重新回到盘面计价的主流驱动中,我们理解有以下几点待挖掘的问题:
1、从方法论的角度中怎么跟踪当下非瘟的严峻程度
2、从数据出发,当下非瘟现状如何
3、除了非瘟,生猪市场还有哪些交易暗线
非瘟事件出现早,但目前才明显的发酵,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场过多着眼于关注二育、冻品等价格驱动因素,短期价格上行过程中,非瘟因素被相对忽视;而随着价格回落,市场人心思涨但意兴阑珊,非洲猪瘟这一理由的出现则恰逢其时,且在市场舆论的加持下,形成了“薛定谔”的猪瘟。
市场既然在2月-3月中选择性地忽视,而今天以舆论发酵地方式重新回到盘面计价的主流驱动中,我们理解有一下几点待挖掘的问题:
1、从方法论的角度中怎么跟踪当下非洲猪瘟的严峻程度
2、从数据出发,当下非瘟现状如何
3、除了非瘟,生猪市场还有哪些交易暗线
图表1:全国生猪均价(元/kg) |
数据来源:Wind,中信建投期货 |
我们一方面承认数据的堆叠很类似拼图的过程,我们把非瘟疫情在全国范围的散点分布情况汇总,大致能获得全貌,但另一方面,现实的调研方法极有可能存在某种倾向性的视角(例如养殖场对自身的反馈相对保守而倾向于放大同行情况;贸易商观测的重点主要在贸易或育肥后端;兽医兽药等端口本身是总体样本的有偏采样)从而导致市场结论出现扭曲。
在有效数据的选择上,市场基本都以兽药,非瘟试纸,屠宰量和屠宰结构异常(母猪比率,均重)和猪料消费作为验证指标。我们承认团队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获得所有的有效数据。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上看,我们以猪料消费作为我们的目标数据,依托饲料行业的朋友,前辈(在此鸣谢)开展了相关调研,并在华中,华北,华南,华东,西南和东北共计收集了20余份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A.FW影响呈现分化,黄淮地区损失明显
从直接调查的情况来看,本年度的非洲猪瘟目前覆盖的区域和往年的差距并不大,确实在这一些地区,尤其是鲁豫苏交界区域出现了弱毒和野毒混合的情况,导致了疫情处理难度的提升,但损失的阶段性体现较为明显。我们在仔猪端获得了一些企业明显损失的反馈,但月度损失的持续性应不会太长,后续月份有望持续补充。
图表2:猪瘟影响调查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期货调研数据
图表3:猪料销量调查 |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期货调研数据 |
B.猪料下降是事实,但归因于FW过于草率
从饲料数据间接来看,下图月度饲料数据的环比变化侧面反映出节后生猪和仔猪存量的减少。
不过,饲料用量环比下降并不能直接推论为非瘟所致,我们理解季节性的存栏去化是主因。但从饲料数据的结构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抽象出几点逻辑:
1)生猪存栏整体在北方去化显著,南方受影响较小。后期若出现,猪料销量没能获得季节性恢复,或南方猪料同样出现下降,是未来非瘟超预期扩散的指针。
2)非瘟未必是未来行情的长期题材,但存栏一定是还是主要变量,因此仔猪料是关键的前瞻指标。去年9月以来,仔猪料下降的绝对幅度最大,且在1-2月的维持回落给我们敲响的了警钟。不过仔猪料的使用弹性本身较大,需基于仔猪本身的数据进行观测。
我们理解2023年年初仔猪养殖不单单面临非瘟影响,同时也面临蓝耳、PED等多重疾病的影响,再加上冬季配种分娩效率本身较低。1、2月份仔猪出现数量上的回落在情理之中,且或有超预期的可能。
图表4:猪料月度环比消费指数 |
数据来源:金猪数据,中信建投期货 |
对未来的思考:
非瘟第四年,我们能够看到新冠的解封带来人流的开放加剧了防控难度,不过区域价差的减小导致的跨省调运减弱也减缓了跨区传播的速度。
我们认为当下还很难去断言非瘟是个全国性超预期的大爆发,全面的非瘟扩散可能性依旧和季节性相关。关注非瘟我们重点关注仔猪端的损失,因为其既不能向母猪一样逐步弥补又必然造成定时的影响,去年11月以来仔猪的出栏收缩大概率带来6到7月前后的供给偏紧状态,我们暂时定义这类收缩是阶段性而非趋势性的,但这仍旧是个待定价的题材。
此外从现在到5月还有足够的时间,如能够出现二育恐慌和大猪相对彻底的出栏,使得均重回到偏低水平,则将给予未来远月足够的想象力,如果能够配合上后期压栏和出栏节奏,则有望重演价格大波动,从而先重新向上计价的机会。生猪在全商品受海外整体弱势氛围里常常独树一帜,而多头大都习惯了只争朝夕。
向上的空间重点关注近期消费淡季的出栏节奏,5月市场对生猪现货上边际的乐观预期逐步调整到16.5-17元/千克。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