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1月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2月15日晚间,外汇局发布的这一数据,正印证了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投资态度。
市场交易数据也显示,今年1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1412.90亿元,刷新月度记录;截至2月16日午间收盘,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量已超1550亿元。与此同时,外资通过QFII布局中国市场的脚步也在不断加速,2022年,共有72家QFII资格获批;进入2023年,已有6家机构新获批QFII资格,合格境外投资者名录增至746家。中金公司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相较2022年会有所增加,预计规模在3000亿元至4000亿元左右。
不仅是股票市场,2022年12月,境外机构增持我国债券579.6亿元,结束了连续10个月减持人民币债券资产的状态;202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新增178家境外机构法人完成备案。债券通方面,2022年,“北向通”全年共达成近8.3万笔交易,交易量超过8万亿元,全年日均交易量为322亿元,三项主要交易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分别达13.78%、23.31%、21.14%。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今年外资持债有望维持增持状态。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去年底以来,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恢复势头向好,CPI同比上涨2.1%,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此外,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高于上月3.1个、12.8个和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金融数据方面,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4%,新增社融5.98万亿元,信贷投放量超过市场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从更长的时间轴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2023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且比预期更为严重,通胀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2.9%,其中,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中国分别为1.4%、0.7%、-0.6%、1.8%、5.2%。经济周期错位下,今年中国经济仍将是拉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有望重拾相对优势,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投向。未来,随着两会召开及稳增长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预计外资增配A股和中国债券的意愿将进一步提升。
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所缓和则是吸引外资流入的直接原因。去年11月以来,10年期美债利率随着美国通胀有所缓解、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以及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同时,受国内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地产支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等因素影响,10年期中债利率逐步抬升,“一下一上”推动同期中美利差逐步收敛。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幅度及其外溢影响进一步缓和,在此背景下,近一段时间人民币的强势表现,使得境外机构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作出稳中向好的判断,并与外资流入相互促进,有望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今年2月,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制度型金融开放不断推进,给境外投资者创造了越来越便利、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在以A股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依然具备中长期估值吸引力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在全球仍具有重要的配置价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收支中资本金融项双向波动是一个常态,对因受外部扰动因素影响出现的资金暂时性“大进大出”无须过分解读,应理性看待。在精准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下,我国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随着境内金融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外资长期看好人民币资产的趋势不会改变。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