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来自北京76所学校三、四年级的323名“小壮壮”开启了一场“减肥大作战”——由市教委组织开展的“三精准”方法健康控制体重实践活动正式启动。经过精准测量、精准分析、精准干预和丰富的健康教育,孩子们在这场“战役”中取得初步胜利:230名学生体重下降,265名学生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得到改善。

营养师

提供个性化带量食谱保证吃得健康又营养

要减重,就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并不意味着不吃或少吃,而是要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刚加入项目组,每个家庭就领到了一份科学的带量食谱。

“制定食谱时,我们参照学生营养餐指南,综合考量了一日三餐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营养师葛冬霞介绍,不同年级孩子的食谱各不相同。比如在三年级学生的一日食谱中,早餐为面包煎蛋、圣女果、牛奶、桃子,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优质脂肪、维生素一应俱全。每种食物吃多少?只标注克数,可操作性不强;细心的营养师们对此进行了方便操作的替代化表述,比如桃子150克,约中等个桃子一个;圣女果150克,中等个10个左右。

家长们可参照推荐食谱,每日上传三餐照片。营养师们再根据照片分析孩子们的饮食结构,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遇到“疑难杂症”,营养师还要与各大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

错误案例示范❶

缺乏蛋白质

一连几天,颢颢的三餐“打卡”都是主食和绿叶菜。营养师在线上给过几次建议后,孩子的饮食结构也没有什么调整。于是,葛冬霞专门约家长通了电话。聊过之后她才得知,9岁的颢颢之前被医院诊断为“骨龄超前”,医院嘱咐孩子要少吃肉、少喝奶。家长便把一切肉类、奶类都给断了。

了解到情况之后,项目组与友谊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专家进行了集中商讨,确定了颢颢每日蛋白质的最佳摄入量,并为家长进行了细致地解释:“少吃”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适量。比如,之前孩子拿牛奶当水喝的习惯显然要改变,每日奶量以250毫升为宜。

与颢颢类似,阳阳的“打卡”里,营养师也看不到肉的痕迹。原来,阳阳一家人吃素。为了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在孩子原有饮食结构的基础上,营养师团队为阳阳制定了个性化的食谱,蛋白质用豆制品、鸡蛋等予以替代补充。

错误案例示范❷

糖分摄入过量

加入项目组几天后,铮铮的体重一直没什么变化,妈妈有些着急。也难怪,铮铮体型肥胖,皮肤都发出了预警信号——脖子上出现了明显的黑纹。

在加入项目组之前,妈妈采用了“断食”疗法,三餐不吃主食,短时间内确实有点儿效果。加入项目组之后,营养师们建议给孩子加上主食,比如杂粮饭等;但是要注意就餐顺序。结果,铮铮的体重就有些徘徊不下了。

在“打卡”照片中,营养师们发现了问题:铮铮虽然主食吃得少,但是水果却吃得特别多,一顿能吃三个火龙果;炎炎夏日,冰棍更是他难以舍弃的最爱。针对这种情况,营养师建议铮铮将冰棍的频率由每天多次降为一周两次;水果也适当减量。慢慢地,铮铮的体重下来了,“黑脖子”状况也开始好转。

家长

改善膳食结构后爸爸也跟着瘦了

开学没几天,彦博妈妈就从兴高采烈的儿子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在体育课100米往返跑比赛中,彦博取得了小组第一的好名次。这对于彦博来说,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体育课一直都是他的老大难,别说跑第一了,就是去上课,都提不起精神来。现在,不仅积极性大为提高,体育老师也多次表扬,新学期彦博的体质提升了不少。

妈妈还频频从身边人得到积极反馈。许久不见的朋友见到彦博,都要问上句,“孩子是不是瘦了?”听了这话,彦博美滋滋的,减肥的劲头儿更足了。

加入项目组,是彦博自己拿的主意。妈妈跟他约定,既然参加了就要认真对待,对得起自己的承诺,也对得起项目组老师的付出。

小小男子汉,说到做到!之前,彦博不爱吃菜,包子、面条、烙饼吃得最欢实;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再不想吃的菜,皱着眉头也要咽下去。慢慢地,彦博居然吃出了乐趣。偶尔嘴馋时吃个煎饼,也要把里面的薄脆换成加量的蔬菜。让妈妈有些感慨的是,前一阵儿放假,家里人一起外出聚餐,看到自己之前最喜欢的梅菜扣肉,彦博居然嫌弃“肉太肥”,坚持没动筷子。

加入项目组,一家人还有个新收获:在配合饮食的基础上,一家人坚持亲子锻炼。不仅爸爸跟着瘦了几斤,爷俩儿的感情也更好了。

妈妈化身厨艺达人家人关系更融洽了

与彦博一样,政皓一家也从项目中尝到了甜头儿。

“我特别喜欢吃肉,不怎么吃蔬菜,孩子也一直跟着我这么吃。之前还觉得吃饭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吃舒服了最开心,干嘛要顾及那么多。直到孩子越来越胖,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项目组的各种营养讲座给政皓妈妈上了一课。

一切都还不晚。政皓妈妈从早餐改起,“之前偷懒,每天都是从外面买早餐,包子、烧饼、油饼之类的,孩子确实喜欢吃,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高热量食物,孩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现在,她每天早起半个小时,摊个粗粮饼,蒸上鸡蛋,拌个大拌菜,再洗点儿水果;孩子吃得美,她也很开心。

她还有个重要发现,原来,孩子也没有那么不爱吃菜,只不过是被自己的饮食习惯带跑偏了,没有机会感受蔬菜的魅力。“作为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局限,限制了孩子的喜好。”

家里的很多细节都在悄悄发生改变:饭桌上摆上了有艺术感的盘子,来增加孩子用餐的乐趣;厨房换上喷洒式的油壶,控制炒菜的油量,原来费油的铁锅也换成了不粘锅;排骨吃得少了,牛肉、鱼虾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政皓妈妈也从一个厨房“小白”变成了厨艺高手,“看着孩子把自己做的饭菜吃光,幸福感爆棚,一家人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学校

精细化管理学生午餐孩子们的精神头更足

本学期开学之后,孩子们在校的午餐成了项目组关注的重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兴实验学校提供了新探索。学校德育主任郑欣介绍,学校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对参与项目的孩子午餐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到每餐的菜量、肉量都给予特别的关注。类似的健康饮食指导还惠及到其他更多的学生。

其实,在“三精准”项目正式启动之前,该校已经在上学期率先试点。经过家长和学生自荐,班主任、体育老师衡量筛选后,11个孩子成为“体重管理训练营”的首批营员。除了接受营养师的饮食指导外,这些孩子在学校每周进行一次集中锻炼;非集中锻炼的日子里,孩子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打卡”。

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显著提升。不仅如此,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以前懒懒散散的孩子主动找到德育中心的老师,要求参与少年先锋服务岗,在加强自我管理的基础上服务他人;上体育课连胳膊都不好意思伸展的孩子,慢慢敞开心扉,与越来越多的同学交上了朋友……有了成功的先例,“三精准”项目一启动,很多家长孩子抢着报名。

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看着孩子们的改变在一点点发生,项目组负责人王清霞深感欣慰。“我们项目的初衷不是让大家迅速减肥,而是让孩子和家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她心中还在筹划更多的新举措,比如,有的孩子跟老人一起吃饭,老人对于科学的营养观念接收困难,她谋划着在疫情防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这些家庭开展家访,拿上锅碗瓢盆,让老人们亲身感受定量食谱是怎样出炉的。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了这个目标,王清霞和项目组不遗余力。

超重和肥胖儿童饮食建议

严格控制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吃零食和夜宵,偶尔吃零食也应以低糖、低脂的水果、蔬菜为主。

■每天吃早餐,避免中午因饥饿而食用过多食物。

■烹调时多采用蒸、煮、炖、凉拌和快炒,少用油,不用煎和油炸。

■用小号餐具进餐,细嚼慢咽,每口咀嚼15-20次之后咽下,每餐吃饭时间以20分钟为宜。吃七八分饱立刻离开餐桌。

■给予适量的鱼虾、肉、蛋、大豆及豆制品。建议增加大豆食品的摄入,可加到100克/天,同时相应减少肉类的摄入。以低/脱脂牛奶代替全脂牛奶。

■少吃或不吃油脂或糖分高的食物,如糖果、甜点、巧克力、冰淇淋、肥肉、黄油、油炸食品、汉堡包、膨化食品等。

■饮用白开水,不喝或少喝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等含糖高的饮料。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原标题:323位小学生参加“减肥大作战”小胖子们都“吃”瘦了)

(记者 牛伟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