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月3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研究员李正强在2023大宗商品投资论坛上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衍生品市场有效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首先要实现衍生品市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与国家经济地位相匹配、国际一流的衍生品市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服务国家战略是国内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两个目标。

李正强表示,这样的衍生品市场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衍生工具齐备,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各类衍生工具都具备。第二,产品种类丰富,商品与金融、期货与期权、场内与场外,产品种类能够覆盖国民经济,实体产业的各个领域。第三,市场运行安全高效,交易成本较低,交易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市场运行平稳、风险防控到位。第四,市场功能发挥充分,定价的影响力和风险管理的效果较好。

我国衍生品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走出了单一封闭的初级发展阶段,进入到多元开放的新发展阶段,但市场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需要进一步发挥。

李正强表示,目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场内多、场外少,场外市场刚刚起步,发展缓慢;二是商品多、金融类和指数类产品少,金融衍生品发展尚未解除强约束,外汇期货未上市,商品、天气等指数类产品未启动,碳排放权相关衍生品尚未破题,数字资产类产品业尚未行动等;三是期货多、期权少,我国衍生品市场已有期货品种72个(商品期货65个、金融期货7个),期权品种38个(商品期权28个,金融期权10个),已开放期货品种11个,期权6个。

“从国际市场的衍生品体系来看,金融类与指数类的产品越来越多。以美国为例,美国衍生品工具从商品远期到场外股票期权、期货、互换演进,衍生品种从农产品向工业品、金融产品、天气、环保、数字资产等领域拓展。截至2022年10月,CME集团共有期货品种1253个,期权品种884个,以及在场内清算的场外品种9个。”李正强说。

从成交金额来看,我国期货、期权市场成交额与GDP的比值明显弱于美国,但商品期货、期权成交额与GDP的比值相差不大,并且已经反超美国。

李正强指出,展望2023年,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将在稳健运行基础上,会有更多产品上市交易,更多品种对境外参与者开放,更多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能力将持续增强。

此外,在李正强看来,未来需要扎实推进国内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产品上市步伐,拓展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工具决定服务手段,品种决定服务范围,早上市、早培育、早日发挥市场功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