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一股强劲的“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前瞻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及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数字贸易已成为新一轮大国竞争的焦点。作为全球数字贸易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之一,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1648.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939.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据商务部预测,到2025年,中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50%左右。

这与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密不可分。2020年4月,商务部等多部门共同认定中关村软件园等12个园区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以此为依托,北京、浙江等地正在全力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此外,2021年,“数字贸易”首次被列入《“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未来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重点和路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从发展格局看,当前,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水平呈现东强西弱和南强北弱的态势。数字贸易发展需要良好的互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据此,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应大力推进数字贸易的发展、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各地在推动数字贸易发展时应当找准定位,发挥自身特色,结合自身资源,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实现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应当积极参与区域协同,打造数字贸易生态圈,最终实现全国通力、差异化突破、协同性发展。

北京在数字贸易发展方面表现亮眼。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出口是北京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来源,数字内容是北京市发展数字贸易的优势领域。同时,北京也是全国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根据《北京市关于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到2025年,北京市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5%;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数字技术影响力、数字资源配置力和数字规则话语权的数字贸易龙头企业。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数字贸易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背景下,数字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突出亮点。我国政策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新兴数字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和数字贸易规则的逐步完善也为数字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挑战方面,数字贸易属于新的贸易业态,随着数字化、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在跨境交易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各国在数字贸易规则方面尚未达成完全共识,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尚未形成,数字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数字化人才的作用越发凸显,数字化人才缺口也将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政府、行业、企业应如何作为?报告也给出了相关建议:

从政府层面讲,要加强顶层设计,夯实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性工作,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持续推进数字贸易试点,强化数字治理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强行业合作,增强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动能。

从行业角度看,数字贸易的发展将加快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全流程的数字可视化;跨境电商将向供应链协同与一体化发展;数字内容和数字服务的需求和贸易规模将上升;金融科技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从企业层面看,大型企业相较于中小企业具有发展规模所带来的经济优势,而中小企业更多地依靠创新科技、营商环境改善、金融贸易、电商平台等提供的综合支持融入全球价值链。数字贸易能够为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扩大市场机会,促使企业加速数字制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