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长水教育集团资助、由校长派智库协助、王晓阳教授牵头的课题组为期一年的研究成果——《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与趋势》蓝皮书面向公众发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先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明;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EMBA、外研社原副社长谢文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教育大数据专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项目主任张大北,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副校长常晟,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校长助理刘长根,蓝皮书课题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水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张韶维,20余家主流媒体,共计500余人以线上结合线下形式参会。本次会议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控制线下参会人数,认真检验健康码,参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
发布会现场
蓝皮书是对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长水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张韶维代表课题组向所有参会来宾发表了欢迎致辞。张韶维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围绕高中教育,也分层分类地推出了大量改革举措,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内涵式发展指明了道路。《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与趋势蓝皮书》在此新形势下应运而生,是集合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员的集体智慧结晶,历时一年编写而成。蓝皮书作为对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重新定位,将通过对教学一线的深入调研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向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智慧依据。
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水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
张韶维接受媒体采访
多年来,长水教育集团通过实际的办学实践,不断探索办学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手段革新、学校组织治理革新,组建了一支集合国内外一流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人才的教科研队伍,开发了一批像《基于“强基计划”的中学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拓展类课程研究》《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德育工作现状调查研究》等对于助力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不断优化和提升集团化办学形态下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遵循教育规律,把教育的公益属性摆在第一位,从服务质量上下深功夫,切实提升自身的教科研工作。
启动仪式
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高中培养为样本
随后,蓝皮书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蓝皮书的内容构成以及调研过程中有意义的发现。王晓阳教授介绍道,在调研过程中,编书组找到了9位自愿接受访谈调研的长水教育集团衡实中高中毕业生,其中6人为少数民族,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北大等985高校。而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长水教育集团连续五届举办的藏族高中班学生,在高中三年时间里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性格成长、个性发展等方面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成长,这个班的成绩整体优于公立名校的相应班级。这为蓝皮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也为如何有效促进全国教育公平、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提供了研究依据。
蓝皮书课题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晓阳接受媒体采访
此外,书中还选取了人大附中、十一学校以及银川三沙源学校,以及美国公立高中排名第一的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爱迪生学习集团等国内外高中的办学理念与实践,将教育理念与具体实践、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
新高考背景下,评价方式改革尤为重要
在专家评议环节,顾明远教授表示,高中阶段对于一个人的培养来说非常重要,此次蓝皮书的发布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人才的坚毅、开放性、智慧、领导力,正是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明远
教育,不能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的学生,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类型的评价体系指标。要借助调查研究来解决教育改革要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中观和微观的问题。
陈向明教授认为蓝皮书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并对蓝皮书中相关研究课题不断的深化提出了建议。
北京大学教授 陈向明
储朝晖研究员认为高中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蓝皮书在今后的修订工作中还要深入研究高中阶段的教育实际,教什么、学什么应以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两个方面为依据;考试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与比重,也是当下高中教育阶段要解决的问题。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最终走向,应为人才健全发展做出更多努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蓝皮书的重要成果在于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单一学校评价与办学集团评价相结合,对于促进高中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未来,课题组将在每年定期发布普通高中教育蓝皮书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诸如育人方式、教育教学改革、评价方式改革、信息化助力教育公平等高中发展问题的研究,为探索中国高中教育发展路径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此外,长水教育科学研究院还将针对人工智能与学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新强基计划而为高校输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拔尖人才等方向进行不断研究,主动服务于教育优质均衡的方向,形成相应成果,并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持续加强教育科研在办学过程中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持续完善学科建设,提升研究水平,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破解难题、引领创新。
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