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资本王博-私募新锐谈量化:注重择时,切忌一招鲜吃遍天

青松资本王博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今年以来,伴随着“漂亮 50”与“要命 3000”行情的严重分化,对市场风格有一定依赖的量化投资陷入尴尬, 不少产品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然而,青松资本旗下产品却逆市取得不错的收益。青松资本联合创始人、首席分析师王博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讲述了青松资本的操作经验和对量化投资的感悟。

 王博表示, 取得稳健收益主要依靠阿尔法、股票日内统计套利、CTA、场外期权等多类别量化策略的集中贡献。 量化多策略可以把资产分散配置到相关性不高的多个量化子领域, 是管理人做好产品风控、提高产品运行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量化团队在时刻变化的市场中能够辗转腾挪的基础。王博认为,在当前市场,长时间通过股指期货、期权、融券等对冲工具来对冲,成本过大,而通过仓位控制来做风控又面临着资金利用率偏低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量化多策略几乎是平衡产品收益风险比的唯一利器。

 王博认为, 要做好量化多策略总体取决于两点,一是子策略的科研硬实力,二是择时能力。在量化的世界里,基本上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招数。应对市场剧变,择时能力是和子策略研究是同样重要的核心能力。 这里的择时既包括对冲或者不对冲的概念,又包含风格及子策略切换的概念。主动地在不同量化子策略间进行择时, 这或许与很多人理解的完全被动的量化投资不同。择时不仅是风控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产品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 是把握产品收益风险比的核心武器。 择时本身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但这和预判没有多少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看图说话”,是面对已经观察到的变化,基于风控,迅速调整各个子策略敞口和仓位的一种应对措施。

对于多数量化同行今年以来亏损的局面,青松资本王博认为,今年市场变化比较大,很多人可能还在使用过去的策略, 甚至有的团队长期使用一些简单的策略, 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一招鲜吃遍天很危险。投资是长期的事情,应该努力适应新的变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