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斋堂粮库,眼前的一切让年过古稀的艾德良既熟悉又陌生。
“老站长,您回来了。”艾德良一回头,原来是徒弟杨润中,原先的老徒弟,现在已经是粮库保管组长了。
“现在咱们这粮库可先进了,仓容能到9.5万吨!”艾德良的女儿艾宏锐这时搭上话来。艾德良瞅着女儿,笑了笑。艾宏锐有点儿不好意思,她知道,八成父亲又想起当年事儿了,赶紧说:“您别提以前了啊,我这不是接了您的班嘛!”
艾德良点点头,又望向高大的库仓,仿佛又看到了围着草帘子的粮囤,看到了手拿测温器的自己,还有开荒建库的老伙计们……40余载光阴,都在眼前这座巨大的粮库中。
如今 点点鼠标无死角智能监控
斋堂粮库,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占地100亩,建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是本市53个粮食储备保留库点之一。
艾德良是马栏村人,1977年,因为建仓建库被分配到斋堂粮库。“当时这是一片荒地,原来的粮库在那边大约500米的位置。”艾德良指了指粮库西侧。
当时,说是粮库,其实没有库房,只是一排排用泥土筑成、围着草帘子的粮囤,“足有百十来个。”艾德良说,一个粮囤被称为一个货位,里面储存着40吨左右的原粮(即稻谷、小麦、玉米等未经加工过的自然粮)。当年,艾德良的工作就是守着这些粮囤,查缺补漏,运进运出。
“守库人”大约有20多位,散在一百多个粮囤间,几乎看不到人。艾德良和同事每个人都要兼顾四五个粮囤。
80多厘米高的粮囤上面一个尖、下面的囤底像锅底一样。第一天上班,艾德良围着粮囤转了好几圈,也没看出个所以然,“这从哪能看出漏呀!”
“到顶上看看去。”老师傅一声吼。艾德良赶紧在腰间系好麻绳,手脚并用爬上一座粮囤顶部。仔细查找,发现粮囤顶有一处不起眼的小孔,一束阳光自小孔射入粮囤。沿着尖顶小心翼翼转了一圈,艾德良发现好几处这样的小孔。
小孔就是漏洞,发现了就得补。先用黄土泥补上小孔,拍实,再用白灰定型……等艾德良把粮囤顶部的几个漏洞一一补完,脸上早已黑一道、黄一道,从粮囤上下来,呼哧带喘。
守粮库,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眼力。运进运出的门道,深着呢!
风吹、雨淋、日晒,任何一种天气变化都考验着粮库。哪里破了补哪里,粮进粮出心有数,一天天的装车、卸车中,艾德良爬粮囤补漏的手艺熟练了,粮食进库出库的“心算”也学会了。一袋原粮200斤,艾德良跟着老师傅学,眼睛一扫粮食袋子的边沿,就能快速算出粮食的重量,再上手一数,进出库的粮食重量了然于胸。
如今,斋堂粮库的仓容量达到9.5万吨(近2亿斤),仅靠人力可守不过来。与师傅相比,杨润中有了个好帮手——“智能监控”。
“目前粮库内有38个摄像头,真正实现了库区无死角监控。从取样到过磅,再到化验,全程都有监控,防止出入库期间,外来人员有违规违章操作。”杨润中说,现在,他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查看各个仓内的摄像头,了解仓内人员、粮食的情况。进出库“心算”也不需要了,“现在都是智能刷脸、刷卡进出库,安全高效。”杨润中说。
“甭管设备多先进,咱守库,这责任心一定不能变,得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艾德良语重心长,杨润中使劲点了点头。
曾经 手动给粮食测体温
如今 电子测温智能温控
“那时候生活条件和现在没法比,每天中午就盼着食堂的土豆和白馒头。”艾德良记得,在马栏村的时候,一顿吃两个馒头就够。自从来了粮库,每顿三个馒头起步,“200斤的粮食袋,扛起就走,不吃饱了没力气。”艾德良笑着说。
力气活儿,也需要精细。
老师傅跟艾德良说,“粮食是活的,会呼吸,有脾气。”他起初以为是句玩笑话,直到带着测温器进了一趟囤里,才相信师傅说得有道理。
囤里,粮食码放整齐,艾德良按照师傅的要求,俯下身,把测温器的接头插进粮食当中,“26.5摄氏度。”“去,再测测那边。”师傅伸手一指,艾德良再弯腰,插测温器,报数:“26.7摄氏度。”
“再测测那儿。”
“27.5摄氏度”……
近两个小时,测温器的接头几乎插遍了这一囤的所有粮食,“得有200次,我累得腰酸背痛。”艾德良至今依然记得第一次给粮食测温时的细节。
可测这些数据干什么用?
“咱们的控温手段有限,很多粮食一旦在高温的环境中贮藏时间过长,就会腐烂变质。”老师傅解释道,艾德良恍然大悟。原来,对于大部分原粮来说,贮藏的恒温不能超过30摄氏度,湿度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粮堆中埋了电阻,需要定时测温。如果超过30摄氏度,粮食就“发烧”了,需要开仓通风,或者移仓降温。“这在当时,就是最先进的控温方式。”艾德良说。
如今,粮堆里早就没有“电阻”了,智能化的电子测温系统,随时监控粮食“体温”。
仓内,一个个小显示屏布点均匀,随时显示粮食温度。环顾四周,没有一仓粮食温度超过30摄氏度。杨润中说,这是智能化温控系统,只要手动设置上限下限粮温即可。如果粮温达到上限,库房里的内环流风机自动启动,均衡全仓粮温。
不仅如此,新建的平房仓,一半处于地下,一半处于地上,可降低粮仓的自然仓温,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曾经 7人开荒建库
如今 女儿接班守库
守粮库,艾德良兢兢业业,迅速成长。上世纪80年代,一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他的肩头。
1983年,艾德良成为斋堂粮站分站站长,带领着6个年轻人,扛起锄头,就在粮囤西侧500米的位置,开荒建库。他没想到自己手中的锄头,竟建起了一座最大原粮库。
荒草足有半人多高,大家交流基本靠喊,几家人就住在窑洞里……条件虽然艰苦,但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女儿的降临,让艾德良干劲儿更足。荒地也成了女儿艾宏锐的乐园。“自打记事起就在这片空地上玩。晚上我爸领着我回窑洞,三口人围坐在一起吃热乎饭……”已是而立之年的艾宏锐幸福地回忆着小时候。
“开始特别喜欢这里,叔叔阿姨有空都陪着我玩。地方大,可以撒开了跑。”艾宏锐说,可渐渐长大了,她觉得有些孤单,因为这里人少粮食多,没有小朋友和她玩。
“等我上学了,咱们就别在这儿住了。人家的爸爸妈妈哪有天天守着粮食的。”女儿说。艾德良听了,一笑,没有回答,他怎么能走,在他的脚下,七座地下仓已经建起。
随后,引进先进技术,聘请高学历人才,更新管理制度……粮库建设越来越好,当年的年轻人,却已两鬓斑白。2000年,艾德良退休了。
看着杨润中这些徒弟渐渐能独当一面,艾德良很放心。更令他欣慰地是,女儿愿意回粮库工作。
“爸,现在粮库发展越来越好,我想回粮库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也算是接您的班。”听到女儿的话,艾德良笑得合不拢嘴。
经过招聘考试,艾宏锐成为斋堂粮库的一名财务人员,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回到自己的出生之地,成为新一代的守库人,“粮库,就是我的家。”艾宏锐说。
新闻延伸
新粮仓装粮高度16米 全国首座
2016年起,斋堂粮库就计划利用现有场地条件,拆除原地下仓,在原址扩建一栋新型平房仓,以提高和改善仓储设施条件及仓储能力。
2019年8月底项目开建,今年6月完成全部建设,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新平房仓南北长120米、东西进深35米。仓体全高20米。
三面环山,一面敞开,依地势而建的平房仓还创造了一项全国纪录。北京京门良实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律宝林介绍,该仓装粮高度达16米,突破以往散装平房仓装粮高度,是目前本市乃至全国首座装粮线达到16米的现代化平房仓,设计仓容5.2万吨。项目完成后,斋堂粮库的总仓容也由原来的4万余吨提高到9.5万吨(近2亿斤)。
近年来本市储备粮布局调整,原粮逐步转向产区代储,全市各区原粮储存规模逐渐减少。为保障本市粮食供应安全,根据相关规划,全市国有粮库将保留50个左右,并向规模化、集中化发展,每个区要有一个存储能力在1亿斤(5万吨)以上的中型粮库。此次改造完成后,斋堂粮库可达到规划要求。
作为各级储备原粮的主要储存库点,斋堂粮库将为该地区乃至门头沟全区几十万人口粮食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也为政府在灾难、疫情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保障。
今年1月,斋堂粮库为保证北京市场稳定,拟准备将9号库进行出库(未到轮换期限)。目前已完成出库机械设备调试,只待最后的出库命令。
(原标题:父亲开荒建库 女儿接班守库艾德良父女护粮记)
(记者:张骜 王海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