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黑色传统旺季进入尾声,冬储博弈拉开序幕。2023年春节较往年提前,贸易商集中冬储的时间预计将在12月开启,而在此之前,市场价格将因宏观、供需以及冬储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加剧!


(资料图)

一、国际钢价持续下行,外需继续走弱

受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全球经济前景趋缓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整体承压,黑色走势持续下行。根据中物联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继2020年7月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反映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为明显。目前,全球钢价看跌情绪持续,除印度市场整体需求尚可外,钢厂多数关注国内销售,而主要供应国积极寻找海外订单也使得成交价格进一步走低。

与此同时,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10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0.3%,预期增3.4%,前值增5.7%。初步统计,以美元计价,10月出口金额环比9月下降约7%,环比跌幅超过8月。而根据钢联最新报价数据,截止11月9日,国内和国际市场主流品种价差进一步下探,其中热卷跌幅最大达到50元/吨,未来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均有持续下滑的压力。

二、钢材连续去库存,低位支撑延续

国内方面,近期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据有关消息,发改委组织多次会议,要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制造业和基建领域。与此同时,近期交易商协会发布“会继续支持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意企业发债融资。”而此次明确强调民营房企,针对性较强,对市场带来利好提振。此外,有关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话题不断,预期的转变,令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钢价在10月底触底后呈现反弹走势,关注后续政策层面的利好以及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2023年经济形势定调,也将给予市场更多指引。

供需面来看,五大材延续去库存,本周螺纹钢总库存继续下降26.18万吨,降幅较上周略有收窄,且产需双减,产量较上周下降2.09万吨,表观需求较上周下降9.37万吨。热卷供需面与螺纹钢趋同,但产需降幅更为明显,库存小幅去化。整体来看,当前库存处于历史同期的相对低位,螺纹钢表观需求保持在320万吨以上,虽然低于往年旺季水平,但已是下半年以来的较高点。此前在9月底,因节前补库,表观需求一度冲上361万吨的高位,因此,短期来看,持续的库存去化为钢价提供了支撑。

不过,当前需求的可持续性存疑。一方面,国内多省疫情持续爆发,短期对市场发运和采购仍有明显影响,成交整体有限。全国建材成交量本周均值仅16.5万吨,仍处于20万吨以下的淡季水平。另一方面,工业品旺季进入尾声,北方地区受季节因素影响户外施工将逐步减少,需求有进一步回落的压力。同时,产量方面,目前限产主要集中在陕晋川甘,大概30%-60%的减产力度。而华北区域主动减产空间有限,且随着本周利润的修复,减产进一步扩大动力不足,预计今年钢厂整体减产将不及往年。而需求端若持续萎缩,后市累库压力会逐步增加。此外,今年北材南下整体弱于往年,目前来看,南北价差并未拉开,华东市场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华南市场运输存在一定阻碍。区域流动整体放缓。

三、冬储意愿较低,补库需求不足

尽管当前市场价格因宏观和库存低位得以支撑,但由于需求存在继续走弱的压力,且今年冬储意愿较低,未来补库需求不足,后市钢价仍将承压。根据多家平台机构对冬储的调查显示,今年螺纹钢冬储心理价位普遍在3400附近,热卷冬储的心理价位多数在3500左右。且由于贸易商和终端用户大都认为后市行情不确定风险较大,今年冬储的库存将明显降低,而冬储意愿将主要取决于钢厂政策和价格区间。目前来看,现货价格和冬储心理价位仍有较大差距,华东市场价格在3750附近,华北地区普遍在3600-3700之间。比较而言,期货盘面价差空间更大,尤其是螺纹钢和热卷2305合约更加接近市场对冬储预期的心理价位,且后续钢价若进一步承压下行,将有利于盘面冬储的进行。

综合来看,基于国际钢价持续下降以及国内传统淡季的到来,需求有进一步回落的压力,且库存转增的风险也会逐步加大。而相较于现货挺价意愿,往往期货盘面跌幅会更为明显,这也将给盘面冬储带来更大的机会和空间。

(文章来源:中原期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