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教师冯波涛有两个重要身份。一个是深圳大学无线通信与天线传播实验室主任,曾入选2021年度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另一个是深圳市博达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简称“博达盛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网络通讯终端”和“先进天线”的研发、生产等,已服务过全球约五十余家运营商、设备商。

作为一家从高校孵化出的企业,冯波涛从实验室“老板”成功转变为现代企业“老板”。


(相关资料图)

梳理博达盛科技的股东信息会发现,冯波涛持企业八成股份,而其余的10%股份,属于深圳市深大龙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记者发现,该公司是“深大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基金”(简称“深大科技基金”)的管理公司,早在2017年10月,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

“深大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基金”是深圳大学一支官方背景的股权投资基金,也是深圳市第一支高校背景的股权投资基金。

博达盛科技的诞生也受益于这支基金。“深大技术转化中心的路演支持+深大科技基金的资本和对口企业支持,使得我们转化落地比较快。”冯波涛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这支基金的设立初衷是以资源整合为目标,逐步为校友科技型企业引入高校科技成果,导入一系列市场、技术、生产等资源,争取上市公司、龙头产业战略投资,协助校友企业持续发展。

除投资孵化校友企业外,深大科技基金亦专注于头部科技项目的发掘和投资。

从基金运作至今已约四年,深圳首支高校背景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情况如何?是否实现了设立初衷?在链接产学研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深圳市深大龙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李芬。

创造可观财务收益基础上孵化早期项目

南方财经:深大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基金作为深圳市第一支高校背景的股权投资基金,首创“高校+政府+上市公司+校友企业”的创新模式,您能具体介绍下这个模式吗?

李芬:深圳市深大龙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在2017年3月份注册成立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大学龙岗创新研究院。2017年10月,深圳市深大龙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深大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基金的管理公司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官宣启动于2018年7月份。

成立初期,总经理张钊溪邀请了四家上市公司和一些校友的持股平台作为管理公司的股东,引入可立克、华鼎股份、第一视频、天安新材四家上市公司或其全资子公司,同时结合深圳大学及龙岗区的快速发展优势,与产业资本联合投资、共同扶持,最终形成了“高校+政府+上市公司+校友企业”的模式。

通过引入一些更加市场化的力量,团队可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搭建深大校友企业生态圈、为被投企业能,扶植新一批校友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南方财经:“深大科技基金”的LP投资组合是什么?

李芬:目前我们有超过五亿元的基金管理规模,所有基金产品都是市场化募集来的,所有的出资人都是民营资本,如一些上市公司或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民营企业或高净值个人。

南方财经:不同LP诉求不同,如何满足不同LP的诉求?投资偏好企业或项目的哪个阶段?

李芬:我们目前主要采用的是“1+1策略”,其实就是两条腿走路,一边是以相对比较成熟的后期项目为主;另一边是在创造可观财务收益的基础上孵化早期项目。

一方面,我们作为持牌的基金管理人,对投资人而言,最大的诉求肯定就是要帮投资人赚到钱,就是要有财务回报,这是最主要的。

因此,我们主要的策略就是以相对比较成熟的后期项目为主,因为这些项目规模较大,利润较高,现金流也较好。比如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些科技制造企业。

同时我们希望能做首轮投资人,拿到一个合理的估值,因为这样从风险角度和收益角度风险相对可控一些。

所以我们从18年7月份到现在这四年多时间,是在有可观财务收益的基础之上,然后再兼顾做一些偏早期孵化类的项目,因为早期项目周期很长,风险也比较高。

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一部分资金及自有资金会做一些很早期的孵化,这部分就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或是服务产学研,比如和教授或企业一起合作成立公司,我们同样也会入股,然后持续投资或者做一些投后服务。

我们虽然有高校和政府背景,其实我们的运作相对还是较灵活和市场化的,所以对管理团队提出的要求是,我们既要用市场化思维运营,还必须要考虑到财务回报,同时也要兼顾到大股东的身份做一些科技成果转化的事情。

深大科技基金投资事件

去年访谈100位深大教授

南方财经:基金目前已投项目多少个?基金目前的管理规模?投资规模是多少?对投资地区是否有偏好?是否主要投资自己高校背景的企业/项目等?

李芬:我们投的项目数量其实非常少,因为对于后期成熟项目而言,我们做首轮投资后可能企业就直接上市了,也可能投了后再追加一轮就上市了,所以我们单个项目从两三千万到1个多亿都投过,后期成熟项目大概有六七个。

早期项目现在也有四五个,早期项目孵化投资金额可能在数十万、一百万、两三百万不等。

在目前的储备项目中,高校类科研成果占比约三分之一,其他的都是一些市场化转化,包括产权合作、专利直接转化、产业方达成横向项目合作等类型。

南方财经:这支基金主要投哪些产业方向/哪类公司/哪类项目?

李芬:产业方面,我们主要投广东地区比较有特色科技、制造类项目,因为肯定要考虑到投资回报,这类项目在广东这边的产业链会更有优势一些。如“深大科技基金”投了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天使轮。

在地域方面,我们投的项目基本上都在大湾区,深圳、惠州、东莞都有。

南方财经:如何筛选投资项目?

李芬:基本上还是按照我们的“1+1”投资策略,划分为后期成熟项目和早期孵化项目,按市场化的方式去运作。

对于早期孵化项目,我们团队去年访谈了深圳大学的100个教授,这也是我们从去年下半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每周都会见几个教授,对接教授和产业方的需求。

第一步,我们的投资团队会先安排两个人,给教授做首次访谈。我们有比较详细的访谈纪要,标准表格,团队通过首次访谈就能了解一些基本信息,了解教授正在做的事情,他们未来的一些想法及需求,如是否需要要对接产业,或是想创业,还是有其他方面。

比如,不同的老师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阶段不一样,有些产品还没做出来,可能想找产业方合作,去把产品做出来;有些老师是产品已经做出来,可能还有自己的公司,其实他更关注客户,销售方面,能不能做得更大,更具规模。

第二步,进行第二会谈。通过首次会谈,我们了解到这些老师的诉求,可以和我们已经有的产业资源进行匹配。如果我们分析了老师的研究方向,技术先进性还不错,以及我们有一定的产业资源,我们就会邀请老师,进行第二次访谈,由总经理或者我们合伙人访谈老师。

目前,我们主要对接的是深圳大学的六个理工科学院,如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等。

但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教师的研究方向,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产业资源,那我们做的事情就非常有限。

第三步,我们就会根据老师需求和匹配度梳理一些产业方。可能有些老师会委托我们,把我们当作技术中介的这类角色,希望和产业方有一些比较紧密的合作。

第四步,我们就会陪同这些老师去跟产业方一对一进行沟通。我们在资本市场也认识接近1000家上市公司,我们会跟这些上市公司高管直接沟通,或者是在每年接触的大几十家拟上市项目中来挑选产业方。基本上会先沟通个两三家企业,看交流效果怎么样,多的话就至少联系五家定向沟通。

我们今年也打算组织至少十场研讨会,每场会邀请两个左右教授以及近10家相关产业方,这种形式可以非常精准的对接,因为都是定向邀请或者前期做过沟通的。

如果部分产业方是我们投过的企业或深度合作的企业,我们之间的沟通效率会非常高。

第五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目前主要有两种合作形式,一个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如技术委托开发;另一个是双方成立公司,我们也会投资孵化公司。

上述模式从2018年开始就陆续在实践,但当时整个体系还不是那么成熟,没有形成闭环。如有些访谈结束后,后续在产业方的沟通上没有持续跟进,或跟进的不是特别紧密。从去年开始,我们团队开始有角色分工,每周都会跟进进度,调整了我们的策略和打法。

南方财经:目前有哪些项目成功退出?是否能举一个目前已成功退出的企业/项目案例?

李芬:相对成熟的后期项目主要退出渠道以上市为主,早期项目除了做后续融资的这种股权转让的退出,所谓就卖老股或者是分红,这两种方式我们可能会优先考虑。

我们有一个项目去年过会了,今年预计会有三个左右申报上市材料,大概就是四个左右。我们的投资节奏是每年应该能投三个左右的后期项目,所以我们希望每年都有两三个申报上市材料。

高校VC如何促进产学研转化?

南方财经:高校里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直是学界和产业界的痛点,他们各自面临哪些痛点?高校VC能够帮助其解决哪些问题?

李芬: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区分跟产业方合作促进成果转化,还是以创业或成立公司为目的。

如果是第一种目的,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如专利授权使用、与产业方开展产学研合作、或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等。

这种形式目前面临比较明显的两个问题:

第一,实验室技术落后于产业或者说跟产业的实际需求没有完全匹配。在同等条件下,实验室部分技术的参数指标,可能会比产业方跑得慢一些,可能太过于前沿,还没有达到产业化标准。因为测试数据的环境复杂性,肯定不如在产业化,大规模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所以效果呈现上跟实验室数据之间会存在一个gap。

第二,老师比较专注于技术研发,产业资源不充足。尤其疫情三年难以线下交流,产业资源的缺乏还是比较明显的。

如果是第二种目的,即创业或成立公司。其实它已经面临且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存在的困难是:

第一,从研发人员身份转变到CEO的身份后,将面临团队组建、公司管理等困难。研发人员可能做研发很得心应手,但管理公司还是有挺大的挑战。

第二,成立公司需要具备非常有体系的市场策略,能够可持续增长,高校团队基本都是从0到1的阶段,我们非常建议教授引入一个市场方面的专业人士作为创始成员之一。

第三,高校团队欠缺的资本经验正好是我们擅长的,比如我们会提供产业方对接、法律/财务、资本规划等相关建议和指导。在资本规划层面,科技型企业一定要考虑下一轮的融资,还有接下来引入什么样的股东,这都很重要。我们会帮助已投的创业公司写好BP,准备投资者需要的尽调报告,给创始人培训如何路演、如何跟投资者沟通,这些我们都会协助。我们也在考虑和学校一起开展体系化的培训课程,但即使是体系化之后,单个企业还是要做更深入的一对一的沟通。

更多项目or精品路线?

南方财经:一些高校VC有着不同于市场的运行机制,在决策流程、团队建设、收益分配、投资人才梯队建设上都会存在一些困难?您们面临哪些困难呢?如何解决呢?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芬第一,投资策略的考量。我们非常重视投后服务,所以现在项目数量不是很多,加起来其实也就十个左右,所有项目都会提供一对一的深度投后服务。我们也经常探讨到底是数量上再多一些,还是我们做一些更精品的?如果说我们一年孵化三五个早期项目,我们会服务得更加深度,全面一些;如果孵化十几个项目,投后服务的难度还挺大的。

第二,努力的方向是构建GP的核心竞争力,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优质项目,好项目是投资机构的基本盘;然后跟我们的出资人持续保持良好关系,同时也会考虑出资人是否会引入国资,如政府引导基金等。

第三,最核心的工作还是会花很多时间进行团队能力建设,练好内功;多做一些产学研链接的事情,让科技赋能实体企业,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