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人的“战斗”打响了
平谷区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管理中心主任 ●贾福芹
每年6月,京城入汛,贾福芹的战斗便打响了。提起防汛的辛苦,53岁的贾福芹轻描淡写:“雨情就是命令,每一个防汛人都是这样。”
贾福芹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平谷区地图:三分之二以上面积都属于山区,大大小小水脉共32条。可以想见,当暴雨激流冲击而下,若不提前预警、科学调度,沿途村庄将遭受怎样的损失。贾福芹在防汛战线上奋战19年,整个平谷区没有一人因暴雨洪水伤亡,其中就包括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三天两夜,贾福芹和同事们几乎没合眼。“7·21特大暴雨,全区平均降雨量233.2毫米,为全市第二,最强小时雨强达到了100.3毫米,全市最大。”时隔9年,这些数字贾福芹仍记得很清晰。贾福芹忙碌的身影来回在指挥大厅穿梭,研判风险、分配任务、查问汛情,电话电台忙个不停,嗓子都哑了。最终,平谷区奇迹般地做到了“不泡一车,不死一人”。
单位离家也就10分钟路程,可一到汛期,贾福芹常常多日坚守指挥部,不能回去。接到女儿的电话,也只能匆匆问候几句就挂断。
雨停了,贾福芹和同事们能稍微歇口气儿。但防汛重在“未雨绸缪”,排查隐患点、制定应急预案等工作,一样儿都不能少。平谷区9座水库、37个塘坝、32条河流、40个在建工地、地质灾害201个点位、11处旅游景区、9座尾矿砂浸堆、10座下凹式桥梁……这些点位贾福芹都一一踏勘,有时一天巡查下来,得走好几十公里。2018年,贾福芹带领区防汛办在工作中探索总结的《防汛工作手册》、“防汛点位责任全覆盖”等经验做法,作为学习样板在全市推广。
多年来她对全区的700多个防汛重点摸排梳理,建立起完善的防汛体系和京津冀流域协同联动机制。去年,由贾福芹牵头,平谷区建立了科技防汛体系。10个重点险村配备视频联系设备,可点对点调度。以前几个人走几天才能查完的河道,现在用无人机几个小时就巡查完毕。
“防汛工作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贾福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宗旨,更是责任,她总是提醒自己,要想得再全一些、再细一点,消除每一丝汛情隐患。
(原标题:防汛人的“战斗”打响了)
来源:北京市委组织部 北京晚报 记者 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