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网红打卡地,除传统餐厅、酒店等场所外,各类艺术展、美术馆等也逐渐成为彰显文化品位的热门选择。近期,有网友反映,在参观画展时,遇到一网红带着拍摄团队,在一些经典作品前反复摆造型、换角度拍摄。网友本人不仅没能好好欣赏画作,就连拍几张照片也没有机会。

在普通人眼中,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的展品是文化,是艺术,但在一些网红的眼中,这些展品却是流量,是商机。不同的参观价值观,不同的参观动机,很容易导致两种群体产生参观的“C位冲突”,网红抱着功利目的打卡,甚至兴师动众,长时间占据展区的“C位”拍照,势必会挤压其他人的参观空间和时间,影响他人的参观质量和兴致。

网红固然有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等场所“文化打卡”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一种无限度的权利,不是任性自私的权利,不是随意“霸位”的权利。网红“文化打卡”必须守住文明的底线和法律的红线,不能成为“打扰式涂鸦”。网红过度占用参观资源,就会侵占其他人的参观资源,减少其他人的参观机会,拉低其他人的参观体验,这实际上也是对他人参观权的一种侵犯。另外,网红在打卡时使用闪光灯等对展品多次拍照,有可能对展品造成损害。

显然,有必要对网红的“文化打卡”行为进行合理适度的限制,这种限制要符合民意,也要符合维护公共场所参观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的需求。

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的管理运营单位要从保护展品、保护著作权、维护参观秩序等角度出发,通过发布参观须知、参观守则等方式与参观者“约法三章”,对可能侵犯展品权益、妨碍他人正常参观、扰乱参观秩序的拍照打卡行为进行禁限,并加强监控、巡查,发现越界打卡的参观者,立即采取劝诫、制止、清退甚至报警等必要处置措施。

上海多家美术馆、展会已经对网红打卡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并产生了积极效应。文旅、公安等部门也应积极关注网红“文化打卡”现象,拉出“文化打卡”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辅以常态化警示教育措施,让网红“文化打卡”有清晰的边界,让监管部门对维护秩序、保护权益、规范打卡行为有明确的标准可循。

“文化打卡”应成为一种“不被打扰的相逢”,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包括网红在内的每个人的自律,需要相关公共场所、文化展览举办者、监管部门的合力。(李英锋 龚立仁 李庆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