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百家寨小组广袤的田野里,“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清水潺潺;机耕路四通八达,延伸向田垄地角;成群的村民们平整田埂,插秧苗播玉米种大豆,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百家寨小组村民李文秀一家与来帮忙的村民在自家水田里插秧。他们采用拉线插秧法,拉好一根线,一排四五人顺着线插秧,又快又直。

泸水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余李平拿着皮尺不停地测量秧苗的密度,指导村民按照要求播种。大春生产工作铺开以来,余李平和同伴们蹲守在田间地头,从育苗到插秧,从防病虫害到农用物资供应,跑前跑后跟进服务。

“谁学科技、用科技,谁就先致富。”李文秀说,这几年,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让村里的水稻、玉米的产量提高了不少,年年有余粮出售。

上江镇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名的坝区,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州交界处,交通便利,土地平旷,河流众多,是商品粮和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被誉为怒江州的“粮仓”和“鱼米之乡”。

近年来,上江镇在山顶、山腰大力推广草果、核桃、花椒、芒果、柑橘种植等特色生态产业,绿化荒山,保护生态,拓宽群众增收门路的同时,在沿怒江一线的坝区、半山一带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推广良种良法,增加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守护怒江“粮仓”。

“先种两列玉米,再种两列豆子。”在李文秀的玉米地里,余李平边讲解边挖坑,种上玉米和大豆,手把手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领和优点。“我觉得这样套种好,一块地有两样收成。”李文秀专心致志地学习示范操作,自己动手播种,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充满信心。

余李平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玉米的边行优势及大豆的固氮作用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差异,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形成适合两个作物和谐共生的光照、养分、水分环境,土地产出率成倍增加,不但能够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还能够实现玉米不减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

“目前,泸水市5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地块已全部落实,将辐射带动大豆种植1.3万亩。”余李平说。今年,泸水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大春生产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挂点到各乡(镇),在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引导农民群众有序开展大春农业生产,切实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泸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何丽作为上江镇科技服务组组长,从2月开始就沉到一线,把技术送到田间。张何丽介绍,泸水市农业农村局与上江镇政府还开展了耐旱性、耐瘠性的“滇禾优615”水稻试种工作,希望试种成功后,在山区、丘陵、荒山荒坡推广,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粮食产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