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在涨价,利息越来越低,接下去怎么办呢?”近日,看到三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新闻后,杭州85后王女士叹息道。
(资料图片)
钱袋子大家都关心,王女士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年轻人想出了跨城去存款,享受更高利率的做法。不远一早坐个高铁,只为50万的存款,能“安心”地存上三年。
定存利率告别“3时代”
近日,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3家银行密集发布了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公告。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本轮降息中,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相对较大,其中,渤海银行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由3.25%调整为2.95%,下调了30个BP。
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继4月多家中小银行降息后新一轮“补降”。与4月存款降息潮以中小银行为主不同,此轮3家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此前国有大行、股份行中仅存的存款利息“高地”。随着这3家银行降息落地,至此,国有行、股份行定存挂牌利率告别“3%时代”。
令人担忧的是,不少机构认为,未来存款利率还有走低的可能。
存款收益一降再降
王女士是杭州一位全职宝妈,手头有好几张银行存款。有两张整存整取的一年期储蓄存单,即将在6月14日到期,这两张存单面额都是30万元,利率是2.1%,到期后,每张都能收获6300元的利息。
“我的日常开销就是来自存款利息,除了6月这两张,8月、10月、11月都有这样的单子,面额基本都是30万元。”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2.1%的利息不是很高,但也觉得过得去,这两天看到新闻说存款利率又下调,心情马上不好了。
“我存的是农商行,新闻里是三家股份银行调低利息,我还抱着侥幸心理想着农商行可能不会跟着调,赶紧跟客户经理打电话,没想到他们降了,下个月到期后,要是再存农商行,一年期利息也只有1.85%。”
王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两张单子,如果按照1.85%的利息,每张到期后只有5550元,两张60万元合计下来,要少1500元。
年轻人跨城去存钱,50万多赚6000元
年轻人为了赚取更高的收益,想出了跨城存钱的办法。
有细心的储户发现,同一家银行在不同城市的存款利率,居然有着不小的差别。
比如某商业银行,在江苏销售的1年期,以及2年期的存款产品,普遍比在上海售卖的同类产品利率,要低15个基点。而最热门的三年期产品,差距就更夸张了,整整是相差了40个基点。也就是说,储户拿着10万元,在江苏的该银行存三年,就要比在上海的该银行存三年,少拿1200元利息。
10万元三年存下来,要少1200,那么20万就是2400,50万的话就要差6000了,差得还真不少!
因此,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就有一些人分享了,自己为了争取到更好的利率,跨城存款的经历。
苏州姑娘小许经过电话咨询和比较,发现上海某城商银行不仅三年期的存款利率高达3.5%,还额外赠送礼品和银行积分,而在当地,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仅为3.1%。
4月底,小许和闺蜜两人早上6点多就从家中出发,乘坐高铁、地铁、公交,两人在9点半到达银行门口。
一到网点,小许被眼前望不到头的队伍震惊了,她数了数,大概有50人在排队。其中,有和她一样趁着周末从外地赶来的年轻人。
所幸,在等待半小时后就轮到小许办理,她购买了最划算的三年定期存款。“到期后,我可以直接凭存单和密码在家附近的网点取钱”。
实地调查沪上银行存款
那么,上海某些银行的存款利率,真有这么吸引人吗?那些相对高利率、低起存点的产品,大家到底能不能买得到呢?
记者展开了实地调查。5月9日中午,记者路过江苏银行黄浦支行时看到,大厅内排队等候办理存款业务的市民并非向此前网传中所说的那样夸张。
记者在定期利率表前驻足时,银行工作人员上前介绍称,目前江苏银行的三年定存利率与它行相比优势较大,可以达到3.5%,而且起存点只要1万元。
江苏银行黄浦支行工作人员:
基本上是(银行里)最高的了,肯定(比江苏本地)要高,我们是江苏银行,而所有的江苏(地区)都没有我们这边高,江苏(本地)三年期只有3.1%,3年的我们这边3.5%。
记者:为啥有这个差异?
江苏银行黄浦支行工作人员:因为是在上海特批的,最近许多人来存款,你看现在没人,等一会儿就多了。
工作人员介绍,该银行的存款业务在线上、线下皆可办理,最近之所以会有一些外省市客户跨城来沪办理存款,是由于三年3.5%的利率仅针对在上海地区开卡的客户,这就需要本人到柜面来办理开卡业务。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新闸路上的南京银行静安支行。记者了解到,就在上周,在该行还能买到一万元起存、三年3.5%的存款产品,而就在这两天,同款产品的起存点就跳升到了三十万。
南京银行静安支行工作人员:
我们定期算高的,不过从昨天周一开始降了;上周,我们还是1万钱起存是3.5%,而且我们30万以上3.5%还是争取保留下来的,不能保证它能维持多长时间, 它是上周五突然下调,周一就降了,我们也猝不及防。
由此可见,跨城存款确有此事,至于为何不同城市之间的,存款产品利率有差别,可能与银行的各类支出、成本,甚至是同城、同行业的竞争等有关系,应该理性看待。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