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向上复苏的趋势变得明显。

复杂的分工编织出现代经济的市场网状结构,这一性质也表明整体复苏会有一段修复期。部分经济结构因非常态的变量而被迫中止,所以修复期不意味着政策面放任无为,单纯依靠市场内生活动进行修复。正如部分经济学家近段时间的建议,比如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以上,向各界传递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放开经济活动的明确信号,以稳定预期、提振各方信心;建议提高2023年赤字率,通过推出以新基建为核心的新一轮扩大内需活动,带动各行各业复产复工。


(资料图)

不过,在笔者看来,目前阶段,特别要重视消费市场的复苏。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75亿元,同比增长0.6%。但在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8%。10月消费市场的下滑速度超过预期,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值为1%,Wind的预测均值更是达到1.7%。

在一个纯逻辑的经济周转结构内,劳动力、土地、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相互组合,构成一组生产函数。再在不同层级的分工结构周转,一直等到消费市场变现后,才能变为收入并支付成本。

然而要素投入是一种预付成本,一旦内生的经济活动中止,预投入将覆水难收。被经济活动消耗掉的劳动力和资本,因为无法得到补偿造成边际回报递减,由此构成参与者极高的机会成本损失。

消费市场下滑,生产函数预付投入减少,进而造成生产过程的萎缩。尽管这种影响会有一个传导的过程,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这种规律值得高度关注。根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对11月经济数据的预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1.3%,隐约有加速向下的风险。

站在宏观经济的维度,消费市场的振兴和刺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出口的高增速有了一些拐点的苗头。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特点就是固定资产投入和出口贡献大。2021年以来,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出口增速一直处于比较好的趋势。但10月份出口增速延续前两个月的下跌趋势,低于市场预期,进出口增速均由正转负。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了11月的出口数据,同比增速还是下滑。

这并不难理解,海外需求并没有亮眼的增长,出口高增速不可持续也是常理。关键在于投资相对平稳时,消费和出口在宏观经济中的贡献需要有一定的互补性。

笔者认为,岁末年初,像元旦、春节都是拉动消费的关键窗口。相关政策应持续优化,减少对人员自由流动的限制,进而消除消费行为的空间桎梏。

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激活因非常态因素被弱化的消费能力,改善在过渡时期尚在观望的消费预期。在这方面,可通过专项财政支出、无息信贷以及其他社会补助来帮助中低收入人群,用直接发放现金代替消费券等手段带动消费。尽管在“收益—成本”的框架中,这一大规模现金支出有直观的直接成本,但叠加旅游业、航空业、餐饮市场等,这一直接成本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增会大于平日。

从今年的储蓄率来看,消费复苏需要提高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当然在过渡期,这一消费倾向和消费信心的提升需要时间。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提高人们对生产预期的信心,特别是要保住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使其不至于出现供给中断。

生产的信心和未来资产的现金流折现率有关。现在要避免一些勉力维持的中小微企业,因对预期的摇摆不安,而草草卖掉生产性资产。要知道供给一旦消失,恢复起来将难度大增。

正如姚洋、黄益平等经济学家所言,我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如果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将重新步入复苏轨道,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