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都很‘懂’养生,会服用保健品、会参加体育锻炼,但少有人知道,其实养生的关键点在于调节睡眠和情绪。”这两天,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睡眠与情志病分会学术年会上,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省级名中医张永华教授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
门诊中,越来越多医学专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甚至脱发、白癜风等慢性病都与失眠相关,且睡眠问题涵盖儿童和老人。对于失眠,我们存在哪些认知误区?又该如何应对?
辗转就医多年无果 竟是失眠引发病痛
“以前我每周坐两次门诊,每次看三四十位患者,随着患者越来越多,如今我们共有5位医生坐诊,门诊量全部饱和,年就诊量达四五万人次。”张永华名中医工作室接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中70%存在失眠问题。
表面上看,失眠只会让人难受、急躁,其实,它是许多慢性病的“推手”。张永华举例,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头痛病等控制不良,都与失眠有关。
前段时间,张永华名医工作室就接诊了一位55岁的患者马女士,辗转就医三四年,她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更年期后,我发现身体出了问题,晚上睡不着,尿频尿急,总是起夜。发展到后来,我一出门就到处找厕所,还有尿路疼痛,想想可能是肾亏或者尿路感染,吃了一堆保健品和消炎药,就是不管用。”马女士怀疑自己患上肿瘤,到医院泌尿外科做了膀胱镜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泌尿外科医生怀疑她可能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但对症治疗后,情况仍没有好转,于是建议她到精神卫生科看看。
“吃了一些精神科药物,反应很大,我就停了,又看了中医科。”马女士饱受病痛折磨,却始终没有向医生提起过自己存在睡眠问题,直到来到张永华的名医门诊,才知道自己的病与常年失眠有关。
走出认知误区 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别忽视
“门诊中,许多人像马女士一样,认为身体不适才导致失眠,其实,睡得好了,很多慢性病也自然能缓解了。”中药对症调理两周后,马女士一周能睡着三四天,尿路疼痛有所好转。两个月后来复查,症状已基本消失。
张永华说,医学界强调慢性病防治要从调整情绪睡眠方面入手。“在国外,高血压、糖尿病、脱发、白癜风等患者,医生都会评估其是否存在失眠问题。在我国,许多医生还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门诊中,只有20%的失眠患者得到规范治疗。”
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睡眠医学专家提到了患者在生活中的几个认知误区:很多失眠患者不会正确服用安眠药,尤其是慢性失眠患者,长期服药出现依赖,导致失眠加重;乱吃保健品和补品;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时排斥用药。
“如今,失眠患者涵盖儿童与老人。中年人最多,其次是老年人,再是大中小学生。在我这里看病的患者还有学龄前儿童。”张永华说,这些孩子往往表现为晚上入睡困难,半夜惊醒、大叫、磨牙、梦游等,“他们性格相对脆弱、敏感,大多伴有多动障碍和注意力缺陷。改善睡眠后,这些现象都会慢慢好转。”
遇到轻度失眠怎么办?张永华支招,平时可以取百合、莲子、茯苓、枸杞各10克熬稀饭吃,也可以煮水代茶饮,一天喝500毫升。晚上尽量在10点左右关灯,11点前入睡,前一天睡得好了,第二天中午就不需要午睡。
平时需要上夜班怎么办?“每天按自己的规律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就行。”张永华说,不必太在意每天8小时睡眠。只要醒来后神清气爽,即便有规律地晚睡早起,也是健康的。
(作者:通讯员 徐尤佳 记者 柴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