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师大办师大 学科水平上台阶

——访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化学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和建设增量成效评价两项排名均居全省高校第1位,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学科群建设绩效评价居全省高校第3位、特色学科第1位。在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期满验收中,河南师范大学表现出色,跻身河南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

怎样让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10月13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河南师范大学争创国家一流学科的化学、物理学两个学科,化学拥有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物理学在国内地方师范大学中排第2位、在河南高校中排第1位,学科实力和发展势头都很强劲。”赵国祥说。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已形成两大优势。

药物研制与绿色创新技术方向方面,常俊标教授发明的治疗HIV-1感染患者的1.1类创新药阿兹夫定片(Azvudine,FNC)已上市;FNC抗新冠肺炎适应症同时获中国、俄罗斯、巴西Ⅲ期临床批件,正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脑卒中1.1类创新药物BZP获批国家药监局Ⅰ/Ⅲ期临床批件,正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获得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授权48件。

相关团队研发的70多种核苷生产新工艺实现产业化,打破了日本对国际核苷市场的垄断,助推新乡拓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年产值几十万元的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绿色介质化学方向方面,团队成员在该领域“发文影响力全球Top10高产作者榜单”中居第5位,已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在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下一步,学校将加快引育高层次人才,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梯队,力争实现院士突破;以建设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重心,加大高端科研平台建设力度;解决创新药物研制、资源再利用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国家重点项目持续立项;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孵育国家科技奖,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赵国祥说,化学学科创建“双一流”的四大着力点已确定。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学科也有不少突破性贡献,已形成三大优势:服务重大科学工程和基础研究方面,高能物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Zc新粒子,服务北京谱仪、锦屏山实验室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服务国防、航空和航天方面,首次建立了完备的发射率测量体系,实现了国内高温最高和低温最低的测量,为军事隐身、航空航天等提供了核心数据和模型;服务新能源行业方面,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助推新乡电池产业发展。

“下一步,学校将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重点培育建设河南省光谱测量与光电器件实验室;引育领军人才3—5人,建设科研创新团队5—7个,培育实施一流课题10个左右,着力解决在先进金属冶炼等产业中温度准确测量与控制的‘卡脖子’问题。”赵国祥说。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要素,学校将通过‘人和’这个要素来补‘天时’‘地利’之不足,立足师大、跳出师大来办师大,扬长补短谋发展。”赵国祥说,学校通过党建发展的高质量推进事业发展的高质量,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正抓住“双一流”创建的战略机遇,朝着“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迈进。(记者 史晓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