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行业人员交流,促进“保险+期货”模式优化,郑商所与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联合举办了上海地区风险管理论坛系列活动。在日前的首期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期货+保险”模式分享了业务经验与心得,对于该模式如何实现长远发展进行了交流讨论。

“保险+期货”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迅速成长


(资料图)

自2016年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以来,“保险+期货”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助力脱贫攻坚战到服务乡村振兴,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公司人员相关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数据显示,近年来“保险+期货”业务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保费构成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和农户参保意愿不断提升,地方补贴力度和自缴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其中,“保险+期货”项目中商业项目增速凸显。相关项目服务“三农”成效凸显,项目契合当地产业实际,有效服务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至今,郑商所试点经历了“起步探索试点”“稳步扩大试点”和“优化完善试点模式”三个阶段。6年累计投入3.17亿元,项目覆盖包括新疆、云南、广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在内的中西部产区,服务了25万余户农民,带动多个省份自主开展试点。

“现今,‘保险+期货’已经发展为一种金融综合创新型的业务模式。”新湖瑞丰总经理助理廖翔云提到,例如,“保险+期货+银行”通过保单贷业务模式来解决融资难问题;“保险+期货+订单农业”“保险+期货+基差收购”“保险+期货+粮食银行”助力解决卖粮难问题等。

长远发展仍需多方携手合作

随着实践发展,“保险+期货”模式的保障范围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行业人士提到,相比于当前国内农业市场规模,“保险+期货”项目服务覆盖的体量相对较小,且当前的“保险+期货”项目操作主要在衍生品领域,现货销售风险还难以避免。从更大市场范围来看,“保险+期货”模式可以突破农业种植环节甚至农业领域,拓展至更多产业链,探索更大的业务空间。

廖翔云认为,如果有更多期货、期权品种上市,同时将“保险+期货”模式从农产品领域拓宽到其他市场领域,将会更好地实现期货市场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当前“保险+期货”业务已经显现出从保生产风险向保市场风险发展的趋势。据廖翔云介绍,一些项目已经从保成本向保产量、价格、收入、利润发展。在她看来,价格保险是过渡到收入保险的必经阶段。“保险+期货”创新模式使得承保大宗农产品的价格风险成为可能,未来将继续向承保种植收入和养殖利润等综合性风险发展。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持续强化市场培育工作,提高参与者对“保险+期货”模式的认知至关重要。

此外,多位与会嘉宾提到,“保险+期货”项目实现赔付不应是体现试点效果的单一因素,而要把抵御和规避风险的最终效果作为主要指标。在廖翔云看来,可以建立并完善“保险+期货”项目效果评估体系,对整个项目流程中的风险管理、资金流转、参与各方受益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郑商所2022年“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也有一些新的创新探索。组织模式上,4个省份采取了政府联合模式开展试点建设,通过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保险+期货”,探索积累成熟方案和运作经验。业务模式上,在苹果收入险基础上增加花生收入险,探索基于购销订单的糖料蔗收入保险,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上,引导鼓励保险公司合理安排风险分散路径,从农户需求角度出发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