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令禁止电动车进楼停放和充电。记者走访发现,一个月来,“上楼”乱象尚未杜绝,“下楼”又生新矛盾。有社区书记吐苦水:“以前小区电动车下楼后,没地方充电,居民打电话投诉。现在社区装了充电桩、充电柜,居民还是投诉。”
究其原因,有人担心电池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会丢失;有人抱怨充电柜的电费标准比家里高;还有人质疑充电站建在居民楼下有安全隐患……
一来二去,不少人又拎着电池进了楼,新建的充电设备利用率并不高。居民们的诉求与关切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的超出了此前预期。
“电动车着火,夺命只需100秒!”这是通过血的教训得出的结论。让电动车“下楼”,是为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眼下出现阻力不可怕,关键是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从现实来看,有些问题是社区能够解决的,比如给公共充电桩加装摄像头、隔火板,在提高安全系数的同时,不厌其烦地解答居民的疑问。
但有些问题超出了社区的权限范围,正亟待更多部门与之联动。比如充电设备额定功率不同、电费标准不一,一些人比较一番后颇不满意,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推动充电设备统一招标、统一安装、统一费用?总之,继续解决老问题,积极研究新问题,同时举一反三、未诉先办,才有希望让更多电动车彻底“下楼”。
从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电动车“下楼”的纠结与反复,其实颇具代表性。今天城市中的很多问题,看似不起眼,可一旦着手处理就会发现,一个小小“线头”能够牵涉一团“乱麻”。
比如,没有停车管理,居民怨声载道,可引入停车管理,从车位怎么规划、是否固定、如何分配,到业主与租户怎么平衡、长期停和临时停怎么定价,一系列问题紧随而至,解决不善反而会滋生更多矛盾。
这种关联性和耦合性决定了,推进城市治理不能“单打一”,而要在集成上下功夫,“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很多大事小情不是出台一项新政就能药到病除的,既然要解决问题,就要做好调研、备好配套、保持耐心,争取在综合治理中慢慢攻克。
围绕着一台电动车,北京已经从销售监管、淘汰置换等多方面发力,而夯实充电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既然已经破题,希望相关部门乘胜追击,继续回应好电动车“下楼”之后的新问题。让更多电动车有序停放、安全充电,这(记者:崔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