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百环家园18号楼周边,聚集着约110家餐饮单位,油烟、噪音、污水、交通、卫生等各类问题让居民苦不堪言。近期,又有若干餐饮单位将陆续进驻,居民反对声强烈。然而,这些商户如果半途而废,将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双方纷纷拨打12345热线投诉,接到派单的属地劲松街道办事处被架在“热锅”上。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档口经营模式作为“外卖+”的餐饮行业新业态,正在北京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而对于随之产生的业态单一、高度集中等新问题,目前的监管、评估以及预警机制存在空白区,亟待填补。

老问题

餐饮档口密集“围困”居民楼好几年

百环家园18号楼是一栋27层高的老居民楼,除了两层底商外,其余均为居民住宅。该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栋含地下空间的二层小楼,虽和18号楼连成一体,但两栋小楼有着各自的独立产权,且性质为商用。

以西侧的二层小楼为例,面积不大,但不仅包含便民超市,还汇集了大量餐饮单位,根据属地劲松街道粗略统计,餐饮单位总数量大约有110家。小楼外墙上“爬”满了排烟管道和空调室外机,整栋建筑看上去已经不堪重负。根据居民统计,小楼外墙上可见的排烟管道已达16组,居民称还有很多后加的排烟管道隐藏在角落。

9月24日,记者来到了百环家园18号楼。从一户居民家推开窗户,窗根底下便是西侧二层小楼的楼顶,风机等各类排烟装置挤得密密麻麻。耳边还有挥之不去的“嗡嗡”声,鼻子里充满浓重的油烟味。

若开一家餐馆,后厨、堂食区域占地面积都不小,这栋小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可能容纳上百家餐馆,数量庞大的餐馆是怎么“塞”进去的?记者实地暗访发现,小楼里的餐饮单位大多数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餐馆。为了迎合快节奏的生活,外卖行业蓬勃发展,档口成了这里的新业态。在这栋小楼里,很多档口甚至没有营业的柜台,仅提供外卖,因此所需要的空间极小,甚至搭间厨房就能营业了。

近距离观察,小楼里的两家美食城各聚集着近20个美食档口,面积最小的目测仅4平方米。楼内还有部分区域密布纯外卖档口,这类档口不面对顾客,只对接外卖骑手。该区域通道异常狭窄,两人并排通过都略显困难。以其中一条通道为例,两侧的空间被密密麻麻地分割成了近20个档口,这些档口大多数都只有一扇面向通道的窗户,主要用于递送外卖。用餐高峰时段,小楼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起彼伏,从后厨伸向楼外的排烟管道一刻不停地轰鸣着。

“我们已经被‘围困’好几年了。”周边餐饮单位密集,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据多位居民反映,大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噪音和油烟。除此之外,餐饮单位集中还导致外卖骑手聚集,楼前道路拥堵不堪。商用建筑和居民楼共用下水管道,老楼的排污系统超负荷使用,管道时常堵塞,楼前油污满地。还有居民抱怨,很多餐饮单位的员工都租住在18号楼内,由于居住人员密集,早晚高峰厕所不够用,楼道就成了租住人员的“公共厕所”,“楼道里满地污物清理起来太难,就连楼里的保洁人员为此都已经辞职好几拨了。”

讲述

老问题为何难破解

居民告诉记者,2006年他们入住后,东西两侧的小楼一直闲置,直到四五年后,西侧的小楼陆续有商户进驻。至近两三年,入驻的餐饮单位越来越多,小楼上盘着的排烟管道日益密集,对居民生活的各种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于相关问题,属地劲松街道办事处的治理工作从未懈怠,但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一直是治理过程中的常态。百环家园东社区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根据统计,从今年1月至8月,居民对百环家园18号楼周边商户的投诉多达165件。接到居民的投诉件后,社区立即协调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到场检测核实,最近的一次检测就在本月。但检测发现,多数餐饮单位的排烟、排污指数符合国家标准,或一部分虽不达标,也可以通过整改达到要求,但即使所有餐饮单位都达标排放,由于数量太多又过于集中,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用餐高峰时,这么多厨房同时开火做饭,‘百家齐鸣’的影响巨大,但对整体环境的影响,谁来测、谁来管,目前没有规定。”

再比如交通问题,记者从社区了解到,正是由于餐饮单位过度集中,且大部分契合外卖行业,导致在用餐高峰期,百环家园18号楼北侧会瞬间聚集二三百名外卖骑手,人车聚集难以疏导。在媒体对这一现象进行报道后,属地街道、社区在便道上加设了隔离栏杆,以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外卖骑手的电动车上不了人行道,又把机动车道堵死了。”

为何这么多餐饮单位要瞄准这栋老居民楼?劲松街道办事处主任向记者分析了百环家园的“先天优势”。据他介绍,百环家园小区楼盘在建设时,以大户型为主,且在当时没有限购的政策约束,由此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资人在楼里购房主要用于出租,居住密集度较高。“周边建筑设施符合商用规划,楼上又可用于企业员工租住,周边写字楼多,从市场层面看对餐饮单位来说有商机,这是吸引他们不断进驻的一大因素。”

新矛盾

新餐馆将进驻居民与商户分歧严重

眼下,老问题尚且得不到根治,新问题又接踵而至。百环家园18号楼东侧,有一栋与西侧规模相仿的二层小楼,如今又有若干餐饮单位要进驻了。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多数店铺的装修已接近尾声,排烟管道已经“爬”上了东侧的二层小楼。

居民担心不堪其扰,抵制新的餐饮单位进驻,一时间相关问题的投诉量骤增。劲松街道办事处核实居民反映的问题后认真履职,在8月24日向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发送了一封建议函,深入阐述了业态单一、高度集中所带来的相关问题,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批发放证照时务必慎重。

百环家园18号楼北侧,堵塞道路的外卖骑手无处疏导。

商户此时也是心急如焚。根据相关要求,他们此前已经通过了工商执照审批,现在就只剩下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一项便万事俱备。在得到审批流程需要暂停的消息后,因为对市场监管部门的不满,商户也纷纷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而他们从市场监管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因接到劲松街道办事处来函,故暂停对该地址新办餐饮单位的审批”。

看到这样的反馈,商户们无法理解发建议函是属地街道办事处依法履行的工作职责,而认为属地街道办事处在拿不出相关依据的情况下禁止他们营业,商户们开始对属地街道不满。

一面是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居民,他们对餐饮单位的增加非常抵触,且态度坚决;另一面是已经进行前期投资的商户,如果餐馆不能开业将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双方此刻都将目光投向劲松街道办事处,尖锐的矛盾把街道办事处架在了“热锅”上。

根源

档口餐饮新业态面临治理空白

纵观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尴尬之处在于目前已经产生的矛盾无法归咎于某一方的过错。根据各方讲述,居民正常反映民生诉求,商户按照相关法规申请办理营业手续,属地街道办事处认真履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审批。但最终结果却不是皆大欢喜,而是各方都有一肚子委屈。

9月24日,劲松街道办事处、百环家园东社区组织了两场协调会,分别针对居民和商户提出的诉求进行协商,但结果不容乐观。居民与商户虽未直接沟通,但提出的核心问题都是新的餐饮单位能不能开业,双方意见相左且没有让步余地。

按照劲松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计划,本来准备搭建平台,让居民和商户见面友好协商,但这一计划想落实非常困难。居民们告诉记者,协商的前提得是双方存在退让空间,但周边现存餐饮单位的影响让他们很难再让步。还有居民顾虑,如果居民代表直接面对商户,矛盾很可能转移到居民个人身上,作为长期居住在这里的普通居民,很难承受后果。

其实,百环家园18号楼的问题早已不是个案。2019年,记者便关注过北三环中路南侧一栋二层商用建筑的油烟扰民问题。这栋小楼里挤着多家以经营烤鱼、烤串为主的餐馆,周边居民不堪其扰。但属地街道办事处联合环保部门在对油烟、噪音进行检测时,发现每一家餐馆都合格,然而多家餐馆集合在一起产生的整体影响尚无检测标准和治理手段。

2020年至今,类似事件发生频率开始增加。近日记者查询诸多商业网站发现,以档口为主的餐饮单位新业态目前正在北京蓬勃发展,小而密集是其显著特征。在和多个街道办事处交流时,工作人员都反映,一片小范围区域、一栋贴着居民楼的建筑,究竟能够承受多少餐饮单位的同时排放,目前找不到相关的评估依据及限制办法。

除了监管和评估,对于档口商户的投资目前也没有预警机制。据悉,商户进驻商业设施,需要在属地街道办事处报备,目的是在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确保施工安全,但报备内容不包括今后的经营项目。而商户向行业监管部门申请各项审批时,虽然经营项目要明确,但行业监管部门的审批仅针对个体,没有对整体区域进行环评的职能。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但对于投资风险,还没有哪个部门能统一把关。

专家建议

需要用好“看得见的手”

对于餐饮档口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治理难题,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娄伟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如果不及时填补政策和机制空白,在新业态逐渐规模化的过程中,将引起诸多次生问题,引发社会矛盾。

娄伟分析认为,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一些餐饮单位的经营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从而聚集形成规模效益、产业集群,由此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这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但如果缺少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就会产生前文提到的诸多社会矛盾。

娄伟建议,未来在进行商业规划布局时,相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商户密集经营区域的选址及生态环境相关规定,通过出台对应政策及行业标准,或通过给现有职能部门新的赋能,弥补监管和评估方面的空白。同时根据业态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测量标准和技术要求,使相关措施既能约束单一商户的违规行为,又能兼顾到整体环境和社会影响。

对于目前已经发生的问题,娄伟建议各级相关部门联合协商,探寻解决办法。比如吸收规划、住建部门共同参与研讨,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已有餐饮单位的排烟、排污方式,消除集中经营给居民带来的各种影响。找到改变的突破口,在居民与商户之间建立信任,双方的再协商就有可能性,产生的矛盾就不会一直困在“围城”里。

(原标题:调查|老规矩管不好新业态,居民楼苦陷百家餐饮档口“围城”)

(记者景一鸣 陈圣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