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彩旗飘扬。3月28日,烟台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以“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顺利举行,总投资1132.8亿元的9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在一季度收尾二季度开局的关键时期,烟台市顶住重重压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压力感,全力推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88%,投资完成率预计超过30%,均赶超时序进度,实现了项目建设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双胜利。

抢出来的产业园

在位于黄渤海新区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蓬莱)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几天前,这里作为烟台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的主会场,一下开工了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项目(一期)、中节能万润新材料项目、泰和新材新材料项目、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拉开了黄渤海新区建设的大幕。

记者在前期采访中了解到,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项目(一期)原计划开工时间是4月1日。这个时间已经是各相关部门单位全力拼抢出来的。为了让项目落地黄渤海新区,蓬莱化工产业园需要先行扩区,原计划是3月份完成扩区编制。为了抢时间,烟台市工信局、蓬莱区全力靠上,各相关部门单位通力配合,今年1月10日就做好了扩区报告,1月28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扩区,成为我省首个获得扩区认定的园区。

根据挂图作战工作安排,极限压缩流程后,排出的开工时间是4月1日。在后续推进中,各部门单位“从牙缝里挤时间”,最后赶在3月28日实现了开工。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烟台市以拼抢精神狠抓项目建设,能早不晚、能快不慢,千方百计往前赶。记者从烟台市挂图作战指挥部了解到,针对重点项目,烟台市逐项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70%以上的重点项目分别提速5%-50%。

一切跟着项目走

大型挖掘机挥舞着铁爪捣平渣土,压路机来回开动将回填土方压实……位于烟台高新区海经大厦的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改建项目建设现场,一台台大型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室内装修进度远超预期,多个环节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4月份完成10个楼层的实验室设备家具进场安装工作,6月份完成东西塔楼实验室施工,今年年底完成东西塔楼改建工作。”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改建项目负责人王勇卫介绍。

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由烟台市政府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共建,已纳入烟台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平台,将建设布局一个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一个研究生院、一处研发型企业孵化器、一只投资基金、一个产业化基地,为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高能级智力支撑。

项目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制、人才、用地、资金、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要素的配合保障。烟台市以“宁可要素等项目、不可项目等要素”的主动意识狠抓服务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力量跟着项目走”,全力保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莱州市通过开展“企业走访行动”,固化重点项目集中上门问需式服务模式,促进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时效的持续提升,筛选确定了14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纳入“四证齐发”服务范围,以项目“拿地即开工”为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龙口市市直部门所有党政正职和部分副职,担任百户重点纳税企业以及部分有税收增长潜质企业的服务专员,负责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营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产业链上绘图谱

3月28日,烟台开发区集中开工的1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1亿元。此次开发区集中开工,最大的特点是开建一个产业园,拉长一个产业链。

记者从开发区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了解到,开工建设的低碳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由烟台冰轮压缩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从事高精密度高效率热交换材料、氢能源装备和二氧化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新开工的低碳能源装备产业园为载体,开发区正谋划引入山东盟泰环境技术创新中心和9家上下游行业企业,推动产业链要素精准匹配和高效利用,加速创新资源整合,形成体系完备、安全可控的低碳能源装备产业链条。

烟台市自去年“试水”链长制以来,取得良好效果,链式思维已成为各级各部门在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中的自觉思维模式。今年,烟台又对16条重点产业链逐一梳理,明确牵头领导、主管部门和责任分工。相关产业链推进办公室在4月份前全部组建专班,制订链式招商方案,围绕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绘制产业招商地图,有的放矢开展“挂图式”招商。(马双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