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校长跟踪后发现家庭教育背后的秘密
孩子人很聪明,但很调皮,学习上总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孩子人很乖巧,成长在一个高知家庭,学习却一直不温不火,什么原因?
孩子能说会道,但一学习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丢三落四,这又是为什么?
……
这些年来,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青蓝小学校长娄屹兰和她的教师团队一直在坚持做一项教育研究,他们发现很多孩子的成长问题,都和原生家庭有着密切联系。团队通过持续追踪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试图找出家庭教育背后的原因。
最近娄校长就跟记者交流了3个教育案例,颇具借鉴意义。
案例A
孩子很聪明,为什么学习却总是三分钟热度?
男孩叫小浩(化名),他很活跃,在课堂上参与度很高,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常常持久力不够,坐不住。课间是小浩最快乐的时光,他会挑一棵大树,快速爬上树,很得意地和二楼同学打招呼。
“孩子有潜力,但学习上没有定力,会影响他的上限。”娄屹兰一直很关注这个孩子,也曾和小浩父母交流过,原来家长的观念中男孩子调皮很正常,说明他聪明,因此一直以来都不太注重习惯培养。
了解了孩子问题症结所在,娄屹兰和老师们开始对症下药。对于调皮的孩子,说教是没有用的,有老师提议,小浩成绩不错就让他当课代表吧,培养使命感。结果不到一个月,小浩就主动请辞了,因为总是漏收本子,被任课老师批评。
“接下来,老师就不再一厢情愿地做主了,而是希望和他一起寻找属于他的兴趣点。”娄屹兰说,一开始也不顺利,小浩试过篮球、车模等一系列课程,但都是一开始兴致勃勃,然后就悄无声息地结束。最后,终于在一次晨会上找到了落脚点。
青蓝小学的周一晨会经常会请学生主持,那次刚好是小浩担当小主持人,只见他举止大方、吐字清楚,同学和老师都觉得他还蛮有气场的,小浩自己也觉得主持比爬树更有趣。
既然孩子喜欢,老师就不遗余力地为小浩寻找了一个又一个的平台。三年级,他成为学校礼宾队的一员;四年级,小浩参与接待国际奥委会委员……无论是主持还是礼宾,都对学生的体态举止有很高的要求,慢慢地小浩的举止越来越得体。“给孩子找到一个兴趣点,让他沉浸其中,调皮的孩子也能沉下心来。”娄屹兰说。
案例B
父母是“高知”,为什么孩子学习却不温不火?
“大家印象中,父母是‘高知’,他们的孩子大概率会很优秀。我曾经也深信这一点,直到碰到小乐(化名)。”娄屹兰说。
小乐很乖巧,由于父母工作忙,她养成了遇事绝不麻烦别人的习惯。生活上她不麻烦人,学习上她也不麻烦人,从没向老师提过一个问题、请教过一道题目。在班级活动中她习惯于做路人,身上总好像少了一股劲。
如何改变孩子的状态,娄屹兰和老师们试图从小乐父母身上找到突破口。“一次家访中,我们明显感觉,家长眼中的孩子不够优秀。”娄屹兰说,往往优秀的父母,他们的标准很高,一旦孩子受挫能力弱,容易背负心理压力,养成谨小慎微的性格。“像小乐这样的孩子,需要多一点关注,积累更多的认同感,来获得自信。”
就这样,小乐被任命为“经历一次社会服务”的项目负责人。青蓝小学旁边有一个杭州市最大的小红车停放点。周六,老师和小乐一起组织同学到这个停放点,清理、维护“小红车”。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强,她干起活来十分麻利,打水、洗抹布、铲小广告,每一次服务都完成得井井有条,周边市民见到了,都称赞她能干。渐渐的,她变了,开始主动和老师说话了,眼里也有了自信的光芒。
同学心中的她也在变,大队委员竞选时,她在班级投票中以高票获选。“现在在小乐的身上,能明显感觉到那份自信与阳光,学习上也获得了很大进步。”娄屹兰说。
案例C
孩子能说会道,为什么一学习就丢三落四?
如果问学校里,哪个学生比较能说会道,小可(化名)可能是不少老师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名字。
很多人觉得能说会道的孩子学习都应该不错,但小可恰恰相反,虽然课堂上参与度挺高,但作业完成度往往不理想,学习中也暴露出丢三落四的毛病。妈妈很着急:“我们家很重视教育,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陪他学习,可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总上不去?”
娄屹兰和小可妈交流过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一直以来家人对小可呵护备至,比如妈妈每天都会给小可读故事进行亲子互动,所以小可的口才不错,但时间长了,就会使得小可接触的信息都是从耳朵中听到,而不是自己用眼看到的,让小可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此外,爷爷奶奶也总爱为小可包揽一些本应他自己完成的事,比如整理书包等等,所以间接造成了孩子动手能力不强,有丢三落四的毛病。
“家长能不能尽量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只有去经历,获得的知识和感悟才是自己的。”娄屹兰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果然,随着家长的渐渐放手,小可身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获得了喜人的进步。
“孩子的成长,家长需要参与,但过度参与和保护,反而阻碍了孩子进步。很多时候家长要做的是放手。”娄屹兰说。
(记者 王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