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工业遗存风貌与现代会展交相辉映,塑造出具有强烈花园属性的聚落式会展空间。这里是首钢园,2021年服贸会8个专题展及多个论坛会议的举办地,也是服贸会首次在国家会议中心外设址。

园区内,30多米高的棕红色烟囱已不再轰鸣,服贸会的LOGO亮丽醒目,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在这里牵手,传统工业与数字技术在这里交汇,新与旧、过去与未来,互联互通。

工业风的花园会展

刚走进首钢园,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工业风。沿着中轴绿廊一路向北,蓝天为顶、绿地为席,服贸会的15个展馆分立两侧,不时有利旧改造的烟囱、焦炉、熄焦塔等工业构筑物作为独特景观穿插其中,形成工业景观风貌特征的花园式国际会展场所。

“首钢园区多样化的环境和氛围为参展参会主体举办形式多样的边会活动提供良好条件。”首钢建设投资公司设计总监于华介绍,首钢园区“山-水-工业遗存”的特色风貌,既满足服贸会展览和会议需求,又符合休闲体验等多种功能。观众在花园式展馆群内参观的同时,还能移步换景,在石景山、群明湖、秀池、滑雪大跳台、炼铁高炉等标志性景观中,体会服贸会商务沙龙、餐会酒会等形式多样的边会活动。

既是“花园里的服贸会”,绿色环保的理念也被贯彻到底。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13个封闭场馆顶板和外墙采用首钢自产的彩涂镀铝锌压型钢板,具有耐腐蚀、耐久度高、安全度高等特点,可实现材料后期回收利用。同时,展馆外墙采用了新型材料U型玻璃,能够节约大量轻金属型材。

另有2个开放式展馆采用装配式张拉膜结构,避免对原有地面的改动。“膜结构屋顶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最小限度索取能源,为会展提供服务空间。”于华介绍道。北京商报记者看到,这2个膜结构展馆好似两张白色大帆,与周围风景有机结合。服贸会后,它将永远保留在首钢园,作为筹办展会、市级活动、新闻发布等多功能灵活空间。

会展就是服务,发展会展产业就是发展服务贸易。服贸会首钢园区正折射出北京在服贸领域的先进探索,服贸会也将现代会展理念融入各种细节。

服贸会首钢园场馆总占地面积约49公顷,光靠“11路公交车”抵达各场馆实非易事,园区配备了多辆电动小车穿梭其中。即使是希望领略园区风光漫步其中,首钢园也建有空中连廊,足够让人惊艳。

在各种拐角处,时常能邂逅星巴克、麦当劳等便捷餐车。首建投公司运营服务部商户运营负责人石巧琳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在室内餐饮点,由园服公司制作的煎饼、盒饭套餐、热狗等多种中西餐品可供游客选择,在室外指定点位,设置了1919、21Cake、麦当劳等餐饮供游客选择。另外,本届服贸会还招募北京老字号餐饮,为游客提供“首钢味道”和“首钢服务”。

老厂房的新身份

既是从工业园区升级而来,园区内会议室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比如“刀具车间会议室”,正如其名,是由刀具车间改造而来。

紧邻刀具车间会议室,还有3个修理车间会议室,这里将是首钢园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组会议室。“会议室保留了车间原有的天车梁、轨道等元素,在改造过程中,周围墙壁安装了吸音和保温材料,添置了空调、消防设备等,大概可以容纳300人左右。”于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从车间到高级会议室,体现了首钢百年的华丽蜕变,也是北京城市转型升级的缩影。为服务北京奥运会,首钢在2005年启动搬迁调整,2010年底涉钢产业全面停产。

“首钢搬迁调整前,二产中钢铁业对石景山全区经济起着首要的支撑作用,形成了产业单一、一枝独秀、一钢独撑的特点。首钢搬迁调整拉开了石景山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序幕,使石景山区走在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前列。”石景山区发改委副主任姜玉玺曾在采访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新首钢地区未来将成为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2016年,首钢迎来了北京冬奥组委进驻园区。以此为契机,首钢老工业区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造中,首钢创新性提出与运用“城市织补”理念,立足尊重工业遗存、对话自然景观、建构院落尺度、回归人性空间四个角度,老的工业遗存空间与新的使用功能完美融合,重焕生机,同时实现绿色拆除及新旧结构可靠连接,首创“同拆降,拆降一体化”等拆除技术。

阳光照耀下,焦炉的斑驳映透在服贸会场馆上,百年老厂区的使命有了新的注解。于华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不仅是今年,未来五年服贸会都将在首钢园举办。服贸会落户首钢园区,为“十四五”时期新首钢地区深度转型,实现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提供新的生动范例。

(记者 陶凤 王晨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