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李俊超正在调试烘干设备,静静等待合作社种植的600亩金银花迎来收获期。李俊超是位于无棣县佘家镇东李村的无棣县创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3年,他流转村里土地成立合作社,种植金银花,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如今,李俊超已成为佘家镇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优秀代表。

佘家镇盐碱地多,虽然种庄稼收成不理想,却适合中草药生长,适宜的自然条件为这里发展中草药种植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佘家镇立足地域特色,按照“本草之乡、颐养小镇”的思路,科学谋划了全镇现代农业的布局。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亩,涉及19个品种,辐射31个村。主要品种有薄荷、蛇床子、金银花、红花等。

金银花是多年生植物,亩产130公斤—150公斤。创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银花不愁卖,每年到了收获时节,就有来自安徽和山东平阴等地的人前来收购,每亩收入7000元。“我是雇工人采摘,农户自己采的话,收入更高。采摘时场面壮观,光工人的电动车就排满了种植园旁边的一整条水泥公路。”李俊超介绍。采摘后经过30小时烘干的一朵朵小花,将会运往各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除了传统金银花种植,李俊超还开辟了试验田,试种金银花新品种、菊花、蛇床子等。“金银花的花蕾药效最强,现在大面积种植的金银花花期只有3天,我又试种了10亩药效更强的新品种,花期长,可达15天,有利于对花蕾的集中采摘。”此举对李俊超来说,又是一笔可观的经济账。

李俊超坦言,种粮每年每亩收入600元,而种中草药能增收10倍多。目前,他试验田里的蛇床子已经越冬,即将发芽,7、8月份收获后,还能紧接着在同一片地里种植玉米,时间上不耽误,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在种植园不远处,无棣县创圆中药研究所的牌匾很是醒目,似乎在描画着科研赋能的蓝图。李俊超把新的平面规划图存在手机里,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和补充。他信心满满地拿出规划图,向记者讲述起从传统种植向科研转型的路径。

经过多年发展,中草药已然成为佘家镇的一张“名片”,全镇建起8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每个基地都有像李俊超这样的领头人。

“丹参苗亩产2200斤,一亩地纯收入6000多元,我种了42亩。销售旺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这也是沾了中草药友好乡镇资源共享的光。”佘家镇刘仓村绿春家庭农场主刘福刚说。该镇与素有“绿色药都”之称的菏泽市鄄城县彭楼镇结成友好镇,双方在中药材资源、经贸、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了初步共享。

下一步,佘家镇将继续加强与彭楼镇的交流合作,向着“黄三角地区最大的中药材基地”目标迈进。

在省农科院支持下,该镇建设5000亩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无棣全县中药材种植50000亩。镇上还聘请青岛农业大学专家郝智慧作为中药材产业科技顾问,并引进两名科技博士前来挂职。与省农科院、省中草药创新团队、省中医药大学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创新“中药材+旅游”模式,培育佘家镇中药材地域品牌,建立“本草之乡、颐养小镇”品牌培育体系。依托当前种植规模,打造占地200亩的集研发、销售、信息共享于一体的鲁北中药材产业园,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