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之际,一部聚焦抗美援朝老兵的纪录电影与观众见面了。正在上映中的影片《1950他们正年轻》历时四年拍摄制作,采访了近50位不同军种、不同时期参战的志愿军战士,最终选取了26位收录在片中,以一句句平实话语呈现出他们曾经热血的青春与梦想,同时还原真实残酷的战场,给当代年轻人带来触动内心的震撼与共鸣。
主动开启“抢救式”拍摄
“这个选题,是我主动去挖掘和‘抢救式’拍摄的。”《1950他们正年轻》导演宋坤儒说。2018年他在和有关部门合作一个以英雄为主题的短视频过程中,意外认识了一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兵。“他们说的事都特别有意思,虽然跟我在教科书和一些文献报告上看到的差不多,但很有温度和情感。我们都认为他们是无坚不摧的战士,有强大的意志,但跟这些老兵接触后就会发现,他们在当时也有烦恼,也爱美,甚至会跟战友闹别扭……这让我对志愿军战士有了一个更立体的认识,我慢慢明白,为什么当年装备那么落后,我们还能打赢这场战争,所以我就想把那些老爷子的话记录下来。”
最开始只有五六位老人,后来,宋坤儒的朋友们知道他在做这样一个有公益性质的事情,开始纷纷推荐身边的志愿军老兵。当老兵的素材越来越多时,他开始感到恐慌:这么多素材,该怎么办?
“我是一个电影导演,当时第一个直觉是想请一位纪录片导演帮我来完成,但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也没有人帮我,所以我自己来吧。”宋坤儒说。
与传统的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不同,《1950他们正年轻》更像一部从志愿军战士个体视角展开的口述史。在宋坤儒看来,影片不是单纯讲战争,而是记录战争中人的故事,更重视人文关怀。
找到那些有故事的老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开始宋坤儒靠的是个人力量,后来是朋友们的推荐,然后宋坤儒就带着拍摄团队去“盲采”——不问任何原因,先过去聊。“到了影片的中后期,包括退役军人事务部等政府机关也给了我们相关资料和推荐,来源就更加丰富了。”宋坤儒说。
宋坤儒坦言,他做这部电影时怀有一颗朴素的初心,想记录普通士兵的情感和生活,所以团队在寻找采访对象时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就是多找基层战士。“英雄通常都是高高在上的,但我就想知道普通战士是什么样的,因为在我心中,他们同样是英雄。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显赫的功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普通战士,才构成了整个战争的胜利。”
在采访对象的筛选标准上,宋坤儒首先要求,老人们一定亲身经历过抗美援朝;其次,他们的故事要有天然的戏剧性;第三,老人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思维、谈吐和情感表达能力较好;第四,他们的讲述能给人带来正能量和情感共鸣。
在“盲采”的过程中,宋坤儒也在网上搜索有关抗美援朝老兵的各种信息,看看有没有适合采访的对象。当他发现一位名叫任红举的文艺兵时,他很想采访这位老人。但一开始,老人并不愿意接受采访。无奈之下,宋坤儒只得跑到任红举居住的上海,从拉家常开始做起。幸运的是,任红举出生在北京,正好和宋坤儒是老乡,宋坤儒的诚意最终打动了任红举,他愿意跟剧组敞开心扉,在镜头前讲述了很多特别动人的故事。
战友重逢画面太感人
宋坤儒坦言,他觉得自己不是专业的纪录片导演,因此没有预设什么问题,基本上都是在跟老人们处好关系后,说“爷爷,我们就想听您讲讲抗美援朝的故事”,然后老人开始讲述,剧组一般不在中途打断。之所以想把采访做成纪录片,在影院放映,也是源于宋坤儒想把他在采访现场听老兵们讲述时的现场感和沉浸感传递给观众。
片中,老人们回忆起当年的战斗,依旧心潮澎湃;想起牺牲的战友,则像孩童一样掩面痛哭。有人说,当时发罐头或新军服,大家都是马上吃掉或穿上,因为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有人回忆起独自下山为断粮的部队找吃的,在与敌人一墙之隔的厨房里找到香喷喷的年糕;还有人想起被炮弹炸得肠子都露出来的战友,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动作是拿出兜里的一枚银圆,说“给(我)妹妹”……
纪录电影拍摄中的不确定性,也为影片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片中有一位女兵刘素谦,一开始的采访计划都安排妥当,没想到正式采访时,老人的头脑突然不清醒了,问什么都答非所问,采访根本没办法正常继续。当拍摄团队打算放弃时,排在刘素谦后面的一位采访对象熊朝瑞奶奶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两人刚好是战友,就这么碰上了。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92岁的刘素谦一眼认出了曾经的战友,叫出熊朝瑞的名字,她的头脑马上恢复正常了。摄影机记录下两位战友重逢时的动人画面。
采访完任红举后,准备为下一位采访对象换灯的过程中,宋坤儒和任红举闲聊,说上周刚在成都采访了一位文艺兵叫汤重稀,好像也是你们十二军的。结果任红举马上说,汤重稀他认识,他们俩就是一个队的,三四十年没见过面了。宋坤儒见状,赶紧拨了一个视频电话,两位战友通过手机聊天的画面,也被拍进了影片。“这完全是临时起意,感觉是老天的安排。”宋坤儒说。
(记者 袁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