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展开线上调查,共有2025名教师参与。调查显示,70%的教师会制定暑期计划,“放松身心,调整休息”“阅读,给自己充电”“来一场放松的旅行”“备课,规划下学期工作”……教师们纷纷将这些列入计划。同时也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所任教的学校对暑期进行了安排,内容包括教学技能专业培训、行政值班、集体教研交流活动、家访、备课等。(8月8日《中国教育报》)

虽然70%的教师有暑期计划,但与之对应,还有约30%的教师没有暑期计划;而制订暑期计划的教师,进行培训、备课所占比重也不是很高……部分网友据此认为教师的假期并不充实,认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想办法让教师的假期充实起来,多给教师一些培训、备课、家访任务。

这样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保障教师的权利,就应该把寒暑假交给教师,由教师自主安排怎么休假。不应该干涉教师如何过寒暑假,更不能给教师布置行政任务,挤占教师的寒暑假。这会侵犯教师的合法权利,也增加教师的负担与职业倦怠感,并不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近年来,舆论场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已经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因此,教师不应该再享有寒暑假带薪休假,而是要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开展教育教学。学校之所以放寒暑假,是因为长时间的教与学之后,需要教师和学生调整身心。在学校教育之外,学生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拥有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也需要利用寒暑假放松身心,并结合自身情况充电、提升,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工作。

目前,确实有一些地区,依托学校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给“双减”后的学生提供暑期活动的去处。由于学校的教师大多为学科教师,而托管班又不能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因此,不少学校举办的托管班提供的就是基本的照看服务。总体看来,由学校提供的暑期托管服务效果都不太佳。暑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社会教育,而不是还是学校教育,学生去学校的托管班,感觉还是在接受学校教育。暑期托管班应该由社区主导,统筹社区内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还有不少地区的教育部门给教师布置假期培训任务,这貌似可以让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要让教师对假期培训感兴趣,一方面应该给教师选择培训的自主权,让教师选择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另一方面应该控制教育部门、学校布置任务的总量、比例,不能挤占教师的假期。更重要的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通过专业评价,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学贡献,来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提升专业能力。教师会从提升专业能力出发,做好自己的规划。

依法保障教师的权利与待遇,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前提。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有相当比例有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其根源就是没有充分保障教师的待遇与权利,给教师布置过多的行政任务,导致教师的负担增重,这是不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双减”要求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如果不能尊重教师职业的特点,延长教师在校时间,压缩教师的休息与休假时间,很可能会走到提质增效的反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