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接受采访的追恋爱综艺节目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人都没谈过恋爱或正处于单身阶段。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恋综正悄悄地影响着他们的恋爱观。对于从没谈过恋爱的群体来说,恋爱观察员里的心理学老师的一些观点令他们“豁然开朗”。(8月4日《北京青年报》)

近些年来,不乏观察类综艺引起青年群体的共鸣。很多青年观众透过这些观察类综艺或真人秀进行情感代入,从而将其中的内容借鉴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恋爱综艺内容对部分观众的爱情观产生影响,也是在所难免。

客观来讲,恋爱综艺的播出,一定程度上为部分人关于恋爱要怎么谈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对于不少青年群体来说,爱情的定义过于抽象。节目在如何安排约会内容、如何给异性准备礼物等方面都为观众提供借鉴思路。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的人来说,节目所邀请的一些专家观察员关于如何与异性交流交往的建议都可以纳入参考。

不过,恋爱综艺毕竟是商业节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从观众共情中获得流量红利,从而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尽管一些恋爱综艺试图通过“素人”(非明星、网红等群体)嘉宾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但经过节目筛选、带有鲜明个人标签属性的嘉宾们,显然与观众的日常生活存在差异。此外,综艺节目作为有意识的前台表演,其所呈现出的内容往往是社会更容易接受的。因此,面对包装精美的节目设计,观众对于其所表达的内容,还应当保持理智。

其实,这些观察类综艺的出圈,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年群体在脱离家庭和校园的象牙塔之后,对如何从容步入社会缺乏指导。在这方面,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高校不妨多下点功夫。据悉,目前已有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恋爱指导课程。武汉大学的《恋爱心理学》由于听课人数较多,一些学生不得不在窗外旁听,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期待未来,更多恋爱指导内容可以走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指导,让观众不必看着综艺学恋爱。(刘硕)

推荐内容